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红新规;公募“试水”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险资已投资公募REITs约132亿元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更新时间:2023-10-23 00:09:42作者:橙橘网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红新规;公募“试水”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险资已投资公募REITs约132亿元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实习生秦李欣 综合整理

一、 监管和政策

1、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红新规,就现金分红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中国证监会结合监管实践,对《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现金分红指引》),以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简称《章程指引》)现金分红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金分红指引》修订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对不分红的公司加强披露要求等制度约束督促分红。二是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三是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合理分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相关条款修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鼓励上市公司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引导形成中期分红习惯,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二是根据《现金分红指引》关于优化中期现金分红实施程序的制度安排,新增对中期分红的完成时限要求。三是督促公司在章程中细化分红政策,明确现金分红的目标,更好稳定投资者预期。同时,引导公司在章程中制定分红约束条款,防范企业在利润不真实、债务过高的情形下实施分红放大风险。

2、 证监会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

为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资产范围,丰富投资者选择,促进公募REITs市场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0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五十条的决定》,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单位,推进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发行公募REITs,同时强化市场监管,充分发挥REITs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3、 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4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强化募集资金监管

《管理办法》和《24号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中国证监会认真研究,吸收采纳了相关意见建议,并作了修改完善。《管理办法》修订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要求,将企业债券纳入《管理办法》规制范围,更好促进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协同发展。二是强化防假打假要求,压实发行人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完善证监会系统开展现场检查的机制。三是强化募集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募集资金信息披露有关要求,提高信息披露针对性。四是强化对非市场化发行的监管,明确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不得参与非市场化发行。五是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23年修订),不再将主承销商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被立案调查列为应当中止审核注册的情形,进一步提升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性。《24号准则》修订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要求提供募投项目土地、环评、规划等合规合法性文件,强化募投项目合规性。二是明确部分债券发行人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发行人最近一年资产清单及相关说明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加强非银机构监管,允许境外非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

2023年7月21日至8月21日,金融监管总局就《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深入评估论证各方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自2023年11月10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如下: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境外机构入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入条件,允许境外非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取消境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的总资产要求;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简化债券发行和部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程序,取消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审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负责人任职资格核准事项,改为事后报告制,明确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

5.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加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监督管理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全面强化内部管理。从人员管理、岗位制衡、业务范围、风险合规、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等方面系统性规范了对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的管理要求;二是规范系统建设和数据管理。要求出口信保公司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地市级分支机构业务数据的独立统计和财务数据的独立核算,按时、准确报告监管信息;三是明确监管要求和监管职责。要求参照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相关监管要求对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监管(分)局的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质效。

6.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

为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与识别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制定了《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参评保险公司范围。包括我国资产规模排名前10位的保险集团公司、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上一年度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机构。二是明确评估指标和权重。包括规模、关联度、资产变现和可替代性4个维度共计13项评估指标,4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20%、30%、30%和20%。三是明确具体评估流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每两年根据参评保险公司相关评估指标数据,计算各家保险公司加权平均分数,得分达到或超过1000分的保险公司将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将联合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

7.央行阐述接下来的六大安排

10月21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就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金融工作情况报告,对于金融系统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二、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10月16日,重庆三峡银行于10月16日发布公告称,因到龄退休,王良平申请辞去行长职务,万福建申请辞去副行长职务。公告同时称,在董事会聘任新任行长且其任职资格获监管部门核准之前,由黄宁代为履行行长职责。黄宁此前系重庆银行副行长,同日重庆银行公告称,黄宁因工作调动原因向该行董事会提请辞去副行长职务,即日生效,辞任后黄宁不再担任该行任何职务。

- 10月16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批复,核准王强苏州银行行长任职资格。

-10月17日,新沃基金公告称,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邢凯因个人原因离任,并不再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朱灿代任总经理。

-10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表示,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马赟同志已获批准任职为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该决定要求马赟严格遵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监管规定,并要求公司及时报告其履职情况。同时,马赟需要在决定作出后的3个月内到任,否则此批复将失效。

-10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核准曹云川厦门国际银行副董事长任职资格,核准陈躬仙、黄文胜、曾源、周飞厦门国际银行董事任职资格。同时,厦门国际银行提交的关于核准王晓健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请示也已获监管部门批准。

-10月20日,江信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焦毛因个人原因离任总经理、督察长,新任原亮为公司总经理,任职日期2023年10月20日。

-10月20日,九泰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总经理严军因个人原因于10月18日离任。即日起,由常务副总经理王玉代任总经理一职。

-10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发布关于王彦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其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批复时间为2023年10月19日。

-10月20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已于10月19日内部发文,任命方蔚豪为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书记,姚贵平不再担任平安信托党委委员、书记。

-10月20日,江信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焦毛离任总经理与代任督察长职务,而当前距离去年11月份焦毛担任总经理尚不满一年;原副总经理原亮转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郑清丽离任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转任督察长;任命遇浩亮为副总经理。

资金回流,银行理财有变化。业内人士介绍,9月份,受债券市场波动和存款冲量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管理规模有所下滑。但10月以来,伴随存款资金回流,银行理财管理规模出现明显回升。光大证券观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银行理财每日开放型(含现金管理类理财)、最短持有期型、定开型产品规模分别较8月末下降9.7%、11.3%、5.9%。其中,受理财资金季末回表影响,9月最后一周规模降幅明显,但跨季后日开型产品回流明显。 分产品类型来看,10月以来,现金类产品规模回升力度较大。光大证券数据显示,9月现金管理类理财季末效应明显,10月初以来资金呈现快速回流。(中国证券报)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狂飙,是真实力还是“障眼法”?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缓慢“收复失地”,然而9月末开始,有一些现金管理类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屡屡突破3.5%,远超平时水平100个bp,甚至某些天的收益率达到惊人的7%。这些收益率“狂飙”的产品主要是一些9月中旬到10月初的新发理财。但是这样的高收益似乎也是“昙花一现”,或者仅仅是时点性的,如果拉长期限来看,这些产品的收益还是会回归平淡。投资者在筛选产品时,也千万不要只看到暂时的“7日年化收益”指标较高,就轻易相信未来还能长期保持这种收益,也不必在不同的产品之间反复腾挪资金。(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募基金加快“逆周期”布局,本月33家公司上报52只产品。10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在“逆周期”布局方面有所提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本月已有33家公募机构上报了52只产品,远超去年同期40多只的纪录。从管理人来看,华泰柏瑞、永赢基金和博时基金等上报数量居前。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募基金近期加快“逆周期”布局,一方面在于落实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用实际行动表明看好市场。(证券日报)

外资公募积极申报权益类基金。10月1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施罗德基金申报了“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系公司旗下首只投向中国股票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另外,富达、路博迈等多家受访的外资基金公司表示近期将积极布局投向中国的主动管理股票基金。(第一财经)

基金费率模式再优化,公募“试水”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今年8月下旬,20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其中,自9月28日至今,已有4只获批基金先后开启发售。同时,另有2只浮动费率基金分别将于10月底、11月初进入募集期。目前,浮动费率基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理费率水平与业绩挂钩、与规模挂钩、与持有时间挂钩。三种浮动费率模式都是通过“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收取更低的管理费率”来让利投资者,不同的费率模式对不同投资者的让利方式不同。(21世纪经济报道)

机构:截至9月底私募债券策略领跑,近九成基金实现正收益。近日,第三方机构私募排排网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在有业绩记录的1.5万余只私募产品中,债券策略产品收益明显领先,1300余只相关基金平均收益达到6.57%,其中接近九成基金年内收益为正。其次为期货及衍生品策略,1700余只相关基金平均收益率约为5%,其中六成以上产品实现年内正收益。基金数量最多的股票策略产品业绩表现暂时靠后,9800余只产品中,实现年内正收益的产品数量占比为46.62%。(中国证券报)

基金代销加速洗牌,又一家第三方公募代销机构注销。10月19日,证监会官网显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注销上海尚善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与此同时,年内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与中小基金代销机构“分手”。业内指出,伴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落地,渠道费用将进一步规范,短期内第三方代销机构将面临冲击,未来多数中小基金代销机构或面临淘汰“离场”。(新京报)

ETF发行火热,外资频频进场。在ETF产品持续火热之际,部分外资机构陆续进场,并参与到产品首发浪潮中抢先布局。相关公告显示,截至10月18日,今年以来,已有瑞银集团、巴克莱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在ETF产品上市之初跻身前十大持有人榜单,更有机构一举成为基金第一大持有人,买下近半数基金份额。(中国证券报)

ETF两融标的持续扩容,更多增量资金驰援。近日,沪深交易所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两融标的第三季度扩容名单正式生效,有30余只ETF被调入两融标的名单。此次ETF两融标的扩容,纳入不少特色鲜明的ETF产品,如成立至今仅一个多月的中证2000ETF、科创100指数ETF,以及今年发行的多只国新央企指数ETF等。数十只ETF被纳入两融标的,意味着将有更多交易资金涌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场内活跃度和流动性。至此,两融标的ETF数量扩容至281只,覆盖的ETF规模达到1.62万亿元,意味着市场上主流的ETF均被纳入两融名单,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提供了多元选择。(证券时报)

资金搬家,债券型基金规模持续提升。与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持续缩水不同,不少披露基金三季报的债券型基金规模出现攀升。首批基金三季报中,中银添瑞6个月定开债、中银彭博政策性银行债券1-5年和安信鑫日享中短债基金三季度的规模分别增加19.82亿元、19.80亿元和7.11亿元。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债券型基金业绩整体表现好于去年,大量资金从权益基金转向债券型基金。(第一财经)

浮动费率新基陆续发行,头部公募出手自购。自今年公募费率改革以来,多只与业绩、规模、持有时间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集体获批,并于近期陆续开始发行。10月17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拟在募集期内以固有资金2亿元认购公司旗下的浮动费率新基——交银瑞元三年定期开放混合。作为公募费率改革的重要一环,浮动费率产品自上报、获批、发行以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相关机构表示,费率改革虽然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成本,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激励管理人用更好的投资业绩回报投资者信任。(中国证券报)

深证50指数发布,两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10月18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证50指数(简称深证50,代码399850)。同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易方达、富国基金上报的“深证50ETF”申请材料已接收,这意味着这两家基金公司产品申报“拔得头筹”。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深证50作为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布的深市旗舰指数,在编制方法上与时俱进,将进一步丰富深市优质企业投资标的,服务投资者指数化投资需求,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点领域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境内新的标杆性宽基指数。(中国证券报)

ETF规模接近2万亿元,成资金重要配置工具。ETF规模在2020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3年10月18日,ETF规模已近2万亿元,最新产品数量超850只。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中,ETF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一方面,ETF密集成立,为市场带来活水。今年以来新成立ETF数量超100只。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仍在争相布局ETF新品,仅10月8日以来,就有15只ETF密集上报。另一方面,存量ETF强势吸金,今年以来权益类ETF获净申购超40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资金流入ETF的背后,机构或是重要“买手”。(上海证券报)

一周三家出手,券商加速布局公募业务。近日,信达证券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进而再申请公募牌照。这已经是一周内,第三家拟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10月16日,国金证券、中原证券已经向监管部门递交了申请公募牌照的材料。随着“一参一控”限制的放开,券商筹划设立资管子公司进而谋求公募牌照的思路,已有越来越多的实践。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等券商均在排队之中。“设立资管子公司符合监管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有利于加快业务转型,聚焦主动管理。”有券商表示。(证券时报)

险资已投资公募REITs约132亿元,业界建言持续提升投研能力。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7日,共有29只公募REITs合计募资954.51亿元。其中,已披露申购数据的28只中,险资通过战略配售和网下配售认购总额达131.91亿元。受访人士认为,一方面,公募REITs所具备的投资期限长、强制派息分红、稳定性高、流动性好等特点,与险资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公募REITs还具备波动属性,也存在投资风险。此外,目前险资等投资机构普遍存在对公募REITs投研资源偏弱的现象,未来仍需持续提升投研能力。(证券日报)

中原信托拟增资至46.81亿元,年内行业合计增资规模超140亿元。近日,中原高速(600020.SH)发布《关于放弃参与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公告》称,中原信托计划实施新一轮增资,拟将注册资本由40亿元增加至46.81亿元。公司作为中原信托第二大股东,拟放弃参与中原信托本轮增资扩股。据统计,包括中原信托在内,今年以来已有9家信托公司进行增资,合计增资规模超过140亿元。具体来看,增资的信托公司有云南信托、建元信托、陕国投信托、粤财信托、吉林信托、华宸信托、西部信托、北方信托和中原信托,对应增资额分别为10亿元、43.75亿元、11.5亿元、24亿元、15.53亿元、0.7421亿元、20亿元、10.01亿元和6.81亿元。(中国经营网)

上市公司投资信托理财降温,第三季度购买金额环比下降55.68%。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发现,2023年第三季度,共有18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环比下降30.77%;购买信托产品达39款,认购次数达到47次,环比下降36.49%。期内认购金额总计18.41亿元,环比下降55.68%。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主要是用闲置资金,对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信托投资领域的占比并不高。随着信托行业转型逐渐深入,非标信托产品被压降,信托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的优势在减弱,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的兴趣大概率逐渐减弱。(证券日报)

三、市场和数据

国家统计局: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投资66279亿元,下降8.4%。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3%。商品房销售额89070亿元,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8067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国内贷款12100亿元,下降11.1%;利用外资36亿元,下降40.0%;自筹资金31252亿元,下降21.8%;定金及预收款33631亿元,下降9.6%;个人按揭贷款17028亿元,下降6.9%。

2023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37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5365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93亿元,增长6.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26亿元,同比增长5.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26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443亿元,增长5.9%。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7270亿元,增长7.0%。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从环比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6%。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

股票市场:上周市场震荡下行,主要指数全部收跌。其中,中证100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上证指数、科创50分别下跌5.06%、4.99%、4.95%、4.17%、4.01%、3.72%、3.40%、3.35%。上周行业板块多数收跌。具体来看,煤炭、非银行金融等板块小幅下跌;通信、医药、计算机、传媒、电子、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等板块下跌超过5%。从概念板块上看,华鲲振宇板块上涨超15%;光模块、消费电子代工、光通信等板块下跌超10%。(国泰君安)

债券市场: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均大幅上行。截至20日收盘,1Y、5Y、10Y国债分别报收2.31%、2.6%、2.71%,分别较前一周收盘变动13BP、5BP、4BP;1Y、5Y、10Y国开债分别报收2.45%、2.66%、2.76%,分别较前一周收盘变动15BP、7BP、3BP。(同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