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赴港上市,“不缺钱”背后盈利难题待解

更新时间:2023-12-04 22:39:37作者:橙橘网

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赴港上市,“不缺钱”背后盈利难题待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又一家AI制药企业开启IPO之路。

近日,AI制药独角兽企业晶泰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1年,晶泰科技曾考虑赴美上市,今年3月转战港交所。

在"不缺钱"的表象之下,晶泰科技仍面临着持续亏损、盈利模式未走通的困境。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AI制药赛道,晶泰科技还将面临更多竞争压力。

账上资金充裕,仍上市募资

2015年,晶泰科技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由该学院3名博士温书豪、马健、赖力鹏联合创立。而经过8年的成长,晶泰科技已经成为AI制药行业内排行前列的独角兽。早在2021年D轮融资后,企业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19.68亿美元。

11月30日,晶泰科技递表港交所,拟募资用于提升研发能力、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商业化能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不过,从账面上来看,晶泰科技目前并不缺钱。

自2015年至今,晶泰科技共经历了Pre-A轮至D轮共6轮融资,融资额共计7.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投资人包括腾讯、红杉、中国人寿、Mirae Asset、Alphabet等知名机构及企业。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晶泰科技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招股书显示,截止2023年6月末。晶泰科技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的流动部分、受限制现金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流动部分共计32.11亿元。而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每月的现金消耗量约为0.61亿元,以此计算,若晶泰科技未来的平均现金消耗率接近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则企业目前的账面资金足够维持其财务可行性53个月。

那么,账面上并不缺钱的晶泰科技,又为何要选择上市募资?

2022年,在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整体遇冷的背景下,AI制药赛道的融资情况仍相对较为活跃。据医药魔方MedAlpha数据库,2022年,AI制药赛道融资金额超40亿美元,虽然较2021年有所下滑,但仍高于2020年水平。而融资事件数接近150件,高于2021年水平。但行业的情况并未反馈在晶泰科技身上,自2021年7月获D轮融资以来,企业便再未获得过机构投资。

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研发支出还在快速增长,且支出远高于当期营收水平。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的研发支出分别为0.84亿元、2.13亿元、3.59亿元、2.34亿元,分别占当期企业营业收入的234.4%、338.5%、269.2%、293.1%。

在招股书中,晶泰科技也表示,随着其继续投资于综合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及服务及销售及营销相关活动,其营运开支将大幅增加。预计于未来数年仍将支出巨额开支,并出现净亏损及负营运现金流量。

也就是说,晶泰科技目前的研发支出及业务营运支出,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此前募得的资金来支撑。为了不陷入"坐吃山空"的局面,晶泰科技选择通过上市来缓解资金压力。

盈利模式尚未走通,又面临竞争压力

作为一家AI制药企业,晶泰科技的主要业务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及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其中,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横跨药物发现及研究全过程中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而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

但目前看来,对AI制药行业中的所有企业来说,如何实现盈利是一个让企业头痛的问题。以晶泰科技为例,近年来,晶泰科技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仍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36亿元、0.63亿元、1.33亿元、0.80亿元,期内亏损分别为7.34亿元、21.37亿元、14.39亿元、6.20亿元。

AI制药长期面临亏损,除因企业大手笔投入研发外,还与企业的业务模式息息相关。

事实上,以晶泰科技为代表的AI制药企业的业务并非覆盖药品研发的全过程,而是专注于临床前阶段。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的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涵盖靶标验证、苗头化合物识别、先导化合物生成、先导化合物优化至临床前候选药物推荐。而这也让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限制。毕竟一款药物是否真正能够起效,还需要经过后续的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的研究进行验证。

而截止目前,AI制药的成果并不显著。2022年7月,第一款由AI设计的进入临床的分子DSP-1181被日本住友制药停止开发,理由是临床I期的研究并未达到预期标准。而截止2022年末,全球共有80条AI药物管线获批临床,其中仅有5条管线推进至临床三期。且目前为止,仍未有一款AI研发的药物获批上市。

或许也因此,AI制药企业话语权较低,即使拿下了药企大单,也难以取得较高的首付款。例如,2022年,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与赛诺菲签订了价值12亿美元的合作大单,但首付款仅为2150万美元。今年5月,晶泰科技与礼来也达成了价值2.5亿美元的合作,但企业并未透露首付款的金额。

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晶泰科技等AI制药创业企业还要面临来自行业外部的竞争压力。随着赛道日趋火热,传统大型药企以及互联网巨头公司也在加紧进入AI制药行业。传统大型药企中,除了赛诺菲、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等跨国药企外,国内如药明康德、泓博医药、皓元医药等医药企业也纷纷将自有业务与AI融合。此外,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也依靠自身的AI算法优势,打造了AI制药研发平台,以求在行业内分一杯羹。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晶泰科技的留客能力也出现了下滑。2020年至2022年,企业的客户数量由43家增长至120家,但2023年上半年下滑至107家。而2020年至2021年,企业的客户留存率分别为53.8%、67.5%,但2022年及2023年,这一数字下降至51.4%。

本文标签: 医药  独角兽  ai制药  晶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