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商业贷款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补贴首年利息的15%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06 12:12:58作者:橙橘网
开门见山,不废话。今天我们来聊聊“新房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房改,都是一场彻底的资产大洗牌,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
98房改,房子从分配变成了购买,商品房市场蓬勃兴起,房地产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价一涨就是二十年。
这次房改,又会带来什么改变?
“新一轮”房改的说法,来自经济观察网的一篇独家报道:
文中提到,今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名为《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即“14号文”)的文件,其中明确了两大目标:
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二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我没记错的话,这好像还是官方文件中首次披露“商品房的归商品属性”。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按此愿景,以后就是“保障房归保障,商品房归市场”,大家都过上有房住的美好未来。
一方面,刚需的基本居住需求,由保障房来托底。
广大普通打工人不用担心买不起房,可以靠着租赁or购买保障性住房,在大城市里有个小家,告别出租屋里漂泊不定的生活。
另一方面,有钱人的改善居住需求,由商品房来提供。
回归商品属性,意味着现有的限购、限贷、限价等限制性政策都会悉数退出。商品房市场重回想买就能买、有钱就能买的时代。
9月发文,近期已传达到各城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涉及了有关住房的重点主管部门。
决心足够大,脚步也明显加快了。
有人说,新一轮房改,标志着我们要抛弃香港模式,拥抱新加坡模式了。
严格来说不是很准确,但大体上是符合趋势的。
香港模式,也就是政府严控土地供应,商品房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稀缺状态。
造成的后果就是房价暴涨,房地产把经济资金池子里的钱都吸走了,也压缩了其他产业的生存空间,激化社会矛盾。
总之各种问题一大堆。
以前我们也是这么玩的。不过,这些年房子越盖越多,现在面临的已经不是供应不足,而是整体上的供应过剩了。
一句话,旧模式玩不下去了,要找新出路。
新加坡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双轨制。80%的居民住在由政府建造的组屋中,20%的人购买商品房,大家各取所需。
新加坡的房价有多夸张,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来自城市土地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加坡私宅项目价格中位数已经超过120万美金,超过了香港。
但是,组屋的价格远低于商品房。具体有多便宜呢?
差不多工作5年,就能买得起。
便宜归便宜,组屋有诸多限制。比如住满5年才能转售,黄金地段的组屋甚至要住满10年。
如果违反规定,不仅房子被收回,还有可能要面临罚款。
如果违反规定,不仅房子被收回,还有可能要面临罚款。
来源:新加坡国家发展部
而且组屋相对比较紧凑,长相很刚需。如果想要大花园、大泳池,还是得买商品房。
来源:远川出海研究
这样一来,大家都买得起房子,是不是听起来很像?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会是双轨制。
为啥要现在搞“新房改”呢?
答案其实早就告诉大家了。
这篇报道中,最核心的一句话,被很多人忽略了:
“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这才是新一轮房改的真正目的。
而只有房价持续而缓慢地上涨,才能实现上述“三稳”目的。
因为房子实在太特殊了。它不同于任何一种消费品。降价非但不能去库存,反而会导致抛售。
更何况,经过了20多年的单边上涨,更是给几代人打上了“买涨不买跌”的思想钢印。
所以说,必须要让房子慢慢涨起来,把大家的预期带动起来,才能让更多人参与这场游戏。
双轨制,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意味着商品房彻底走向市场化。真正的优质资产,会成为全国土豪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房会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在改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过去楼市执行严格的限价政策,开发商赚不到钱,从牙缝里抠利润,结果就是制造了一大批奇葩产品。
比如深圳的白石洲旧改盘,11.5的超高容积率,最高74层。又比如北京最近几年的新房普遍没有阳台。
郊区的大片土地,全部被拿来开发刚需产品,造成了天量库存,去化困难。
我们可以看到,限制正在慢慢解开。
越来越多城市,取消土拍限价,限墅令也要退出了。以后市区可以建低密度大户型,郊区可以建独栋别墅,满足高品质住房要求。
卖不出去的郊区存量房,可以由政府统一收购,变成保障房,用于出租或者出售,顺带化解了库存难题。
又有人问了,保障房都在郊区,没人愿意买怎么办?
中心城区通过盘活存量用地,改变用地性质,以及城中村改造,都能为保障房提供来源。
保障房和商品房,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两类生物。
前者只保障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大概率是以紧凑刚需小户型为主。后者则是尺度相对更宽,居住体验更佳的产品。
保障房的保障对象,主要包括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
倘若日后收入增加,有住房改善需求,可以退出保障体系,去购买商品房。
这么一来,保障房不也是在为商品房市场培育购买力吗?
居者有其屋,愿望是美好的。但对具体的人来说,面对的却是紧迫的现实问题。
没买房的,现在还要不要买?
买了房的,要不要赶紧卖掉?
先别慌,我们来看看新加坡的经验。
从1960年成立建屋局,着手解决国民住房问题,到1990年代,组屋达到入住率巅峰,前前后后加起来,花了差不多30年时间。
我们所面临的的,是更大的城市面积,更多的人口数量,更复杂的市场情况,时间也许会更久。
按照“14号文”的安排,将会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也就是下面的35个城市:
这里面包括都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直辖市(重庆天津)、省会城市(乌鲁木齐贵阳福州等)、万亿级城市(东莞佛山等),
基本涵盖了经济最发达、住房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也是以后房价还有可能会上涨的区域。
双轨制,远非一日之功。
从长期来看,新一轮资产大洗牌,已经在悄悄酝酿之中了。
每一次大变革,都会有一部分人被抛下,这是很难避免的。在冲击波到来之前,务必要找到安全的上岸点。
那些跟保障房功能重叠的产品,很可能要面临一波出清和淘汰。
比如老破小,远郊房。
还有一些“伪豪宅”,明明身处黄金地段,产品却一言难尽的,也会被市场抛弃。
扫码加我,了解更多南昌楼市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