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太丢脸了”,北大女生拿到柜员offer后哭诉,网友却很清醒
2023-12-16
更新时间:2023-12-16 16:33:16作者:橙橘网
“全国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近年来,“打卡”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家长与教师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包括课程作业的提交、课后复习,甚至包括普法、禁毒、防诈骗、防溺水等宣传、教育活动等方方面面。然而,打卡这一行为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学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在低年级阶段便开始了打卡的紧张生活。幼师王雪深有体会,有时候家长没有完成孩子的打卡,她便不得不登录学生的账号完成打卡任务。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
同样,教师张北游所在的学校,打卡情况与教师的工资挂钩,这让他们倍感压力。当完成率不如预期时,他们甚至会在开会时被领导点名批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是否还能够保持对学生的专注呢?
另一方面,家长们也为了孩子的打卡任务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陈静是一位全职妈妈,她为了避免被老师催促,总是第一时间替两个孩子完成打卡。然而,这却让她感到疲惫不堪,她形容这种生活状态就像是被锁死在家里。
与此同时,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张阳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班级群里的消息,以完成繁多的打卡任务。他曾追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打卡呢?”可是,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真正的答案,人们只是盲目地接受了这个行为,将它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
事实上,打卡作为一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各类打卡行为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实践层面,这种方式往往只流于形式,强大的外界压力将打卡的繁琐任务转嫁到了教师和家长身上。这无疑让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打卡奴隶”,使得他们焦虑不安、疲于奔命。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断言打卡一无是处。在一些情况下,打卡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必须审慎地权衡打卡的利与弊,不能为了形式而打卡,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真正学习和成长。不应该将教育变成一种机械的行为,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打卡现象的高度普及,无疑也暴露出了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否正将教育变成了一种功利主义思维的工具?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打卡这一行为的意义。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更加有效且具有意义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发展,让教育回归到本质,成为一种真正能够启迪智慧、培养创造力的行为,能让我们和教育在无形的打卡中找到真正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