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国新投资增持央企ETF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转暖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07 14:56:56作者:橙橘网
最强站台天团的及时现身
面对一场突如袭来的股债双杀,行业“带头大哥”万科不得不召开一场“自证清白“的发布会。
11月6日下午,万科集团罕见地召开了一场阵容强大的沟通会。参会方除了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韩慧华之外,更有万科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和上百家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等。
万科还请来了“老板背后的老板“——深圳国资委,而且参会的除了深圳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叶新明外,还有一把手深圳市国资委主任王勇健。
一位受邀参与到这次会议的金融机构从业者对「市界」透露,“之前的会议邀请只是说会有党委委员参会,但没想到国资委主任也来了。”
“最强站台天团”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是一场席卷地产行业的债券风波。万科股债异动始于10月26日,当日万科的境外美元债突发大跳水。其中,其2025年到期的美元债券攀升7.6美分至72.3美分,创下一年来最大跌幅。
而放眼全行业来看,这场房企债券风波,不仅搅得万科投资者人心惶惶,更是令所有从业者胆战心惊。最近一段时间,不仅万科、金地接连遇到股债双杀,就连保利发展、龙湖集团也分别遇到了股价下跌、债券评级下跌的困扰。
对于股债双杀,万科日前已通过投资者交流互动平台做了紧急回应。但这并没有消除资本市场对这家企业的担忧,11月3日万科A一度跌至11.07元/股,创下近8年来新低。
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多家出问题的房企也都经历“股债双杀”,而到底该如何对抗这轮下跌危机,所有人都在期待万科的解决之道。对于万科而言,这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胜仗。
万科急了,也就有了这次不同寻常的沟通会。
深圳市国资委表示,“万科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并未出现传言所说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并强调,“如有需要或遭遇极端情况,深圳市国资委有充分信心、足够的资金资源和工具,通过项目合作、优化股权投资结构、债券认购、协调金融机构融资等一切可能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万科积极应对。”
作为国资大股东的代表,辛杰也表示,他们已经准备了丰富的“工具箱”,包括,“择机购买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以提振市场信心”、“为万科注入新的流动性,交易金额预计超过100亿元。”
有深圳市国资委和深铁这样的“好妈”,万科是幸福的。毕竟,不久前,同样发生债务危机的混合所有制房企远洋集团和金地集团,就没有获得大股东这么大力度的支持。
如今,房地产企业的恐慌势力,同样冲击到了混合所有制房企的龙头代表万科。面对复杂局势,深圳国资的鲜明表态,以及多项具体举措,无疑是给过度恐慌情绪所影响的市场各方吃下“定心丸”。
对于国资大股东对万科的支持,二级市场也迅速作出反应。万科11月6日股债迅速有了回升,截至当日收盘,万科A大涨6.3%。与此同时,万科多只境内债早盘也在小幅拉升,包括“20万科04”、“20万科06”、“21万科02”均小幅上涨。
拿什么托住万科?
深圳国资委、深铁对万科的支持力度,话说得很大,但实际又能兑现多少呢?
要知道,国资扶持民企的案例在行业内并不少见。譬如之前的平安之于华夏幸福,国寿之于远洋,都未能完全托起这些房企。对于万科,一个问题也萦绕在投资者心头:作为大股东的深铁,以及背后的深圳国资委,又能在市场层面上,会有多大力量托住万科?
光靠深铁自身的财务情况,资本层面并不乏担忧情绪。10月30日,深铁发布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9.62亿元,同比下跌37.22%,归母净利润-7.46亿元,同比下跌277.49%。
而真正让金融机构们信心倍增的,还是关键时刻能帮企业化解危机的深圳国资委,历史上它曾经数次充当白衣骑士,救房企于危难之间。2015年宝万之争时,深圳国资委旗下子公司深铁斥资663.72亿元力挺万科,挡住了“门口的野蛮人”。
2020年,恒大出现债务危机,深圳国资委旗下子公司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也曾携250亿元救恒大于危急,一度让许家印走出了危机时刻。
面对此次万科迅猛的股债双杀,深圳市国资委表示,将坚定与万科站在一起,已准备好丰富“工具箱”给予支持。
对于深圳国资委创下的经营业绩,王勇健这样介绍道,“全国37个省级监管机构当中,我们的资产规模已经到了全国的第四位,超过了5万亿。我们的经营业绩也就是说利润总额是已经排到了全国第二,超过1000亿元,仅次于上海,就是说包括我们的资产质量、经济效益、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应该来说在全国都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
针对网上的一些传言,深铁董事长辛杰在会上表示,深铁长期持有万科股票的初心不变,所谓“大股东将减持万科,是别有用心的谣言”。
言下之意,一旦万科出事,深圳国资委和深圳地铁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一位参与到万科债券交易的从业人士对「市界」表示,“当下终止房企不断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万科高管、大股东们的责任,也是监管部门的责任。”
“预计压力一年后会过去”
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光靠大股东背书和融资,只是把风险推向未来,要想有效的化解债务,仍有赖于销售的复苏。
会议伊始,万科集团财务负责人韩慧华用了大量时间,详细介绍了万科的财务情况。无论是连续14年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还是截止3季度末在手资金1037亿元,都想给外界传达一个信息:万科很安全。
然而,在当下的投资者眼里,光靠财务数据上的现金流,已经无法稳住投资者的信心。行业形势波云诡谲,无论是预收款的挤压,亦或是销售市场的下行,无疑都在增加房企的现金流压力。身处房地产行业,万科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仅是亮出一份好看的财务单,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并不充分。而此次会议上,现场的金融机构追问的问题,也都指向了几个核心要点:当前公司债的收益率非常高,万科为何迟迟未有回购举措?明年上半年有三笔要到期的合计人民币104亿元的境外债,计划怎么还?手中1037亿的现金成色几何?
对于回购举措,韩慧华回应道,“当前整个行业还是面临挑战,资金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应该用于能够最大化创造价值的经营用途上来,保障公司的安全、支持公司的发展,公司认为这才是最优的选择。短期的情绪波动不应该去影响公司的经营战略、发展战略。”
而对于市场上最为关注的美元债问题,韩慧华也说道,“公司通常都会提前18个月来去做相关的安排,我们会去滚动地做18个月的经营计划的管理和前置的融资方案的铺排。”
不过,万科在偿债上能否安全,更为关键的是市场能否回暖,这决定了其销售回款能力。而从当前销售情况来看,万科的销售也依旧未能完全复苏。公开数据显示,万科前9个月销售金额同比下跌10.8%。
对于后续的市场恢复,郁亮仍然保持乐观,他预计(市场下行)的压力在一年后会过去。他认为,近两年压力大的原因,在于商品住宅建设交付洪峰与销售连续下滑叠加在了一起,但从行业施工情况看,到明年下半年这一叠加过程就能基本结束。
郁亮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难点是“想买”的问题,就是恢复消费者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行业保持稳定。“恢复信心需要时间,每一轮房地产周期调整,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再逐步修复到合理水平,都需要时间。”
“黎明前总是最冷的时候,但还是要对将来有信心。”郁亮说道。
作者 |李 逗
编辑 |孙春芳
运营 |刘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