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唱衰中国经济,没戏!

更新时间:2023-12-24 09:08:29作者:橙橘网

美国唱衰中国经济,没戏!

“中美彼此都认为需要适度缓和一下中美关系,这场峰会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我们一方面要对话,要抓住合作机会,另一方面根本之路是发展自己。”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将在多大程度上为中美关系注入不确定性?”

11月15日,中美元首举行会晤,备受世界瞩目。在东方卫视12月18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一起探讨了这场会晤对中美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影响。

张维为: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了会谈,受到外部世界的高度关注。

我们在这个节目中多次说过这么一个观点: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唯有经过交锋,才能更好地交流。

五年前,美国发动了对华“贸易战”,中国奉陪到底,结果美国铩羽而归。美国随后又发动了对华“科技战”,中国坚定反击,随着华为Mate 60 pro手机横空出世,今天大家在调侃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对华“金融战”暗潮汹涌,中国有所损失,但有党的坚强领导,美国获胜的几率不高。在安全领域内,美国感到中美摩擦已进入它也难以承受的高风险区间。此外,美国还遇到了乌克兰战局的空前困境和巴以冲突带来的空前孤立。

总之,美国十分需要缓和中美关系。过去几个月内,美国先后派出了多位高官访华,包括财政部长、商务部长、总统气候特使,以及美国国会参议院代表团等,期望缓和中美关系。从更大的范围看,国际社会多数国家也普遍期待一种更为稳定的、更可预测的中美关系。


总之,我认为经过这些年中美之间的多重“交锋”,某种新的“交流”条件开始出现,所以就有了这次中美旧金山峰会。

这次旧金山峰会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首先,中美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习近平主席特别指出:中美这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更是谁都无法承受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双方的会晤持续了四个小时,全程使用同声传译,这意味着这是一场面对面的比较深度的交流。拜登总统会谈中表示必须确保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会脱轨成为冲突,我们还必须负责地管理竞争。这是美国所希望的,是我们意图做的。”。他还说:“我相信,这也是世界希望我们两国做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这场会晤达成的共识以及习近平主席的主要活动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最近多次指出的: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习主席利用这次访问的有限时间,除了出席APEC峰会外,还同美国的工商界人士、地方官员和其他友好人士进行了会面。这意味着中国的对美外交不局限于对美国联邦政府,而是在更多的层面同时展开,这种趋势可能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新的增长点。

这次双方达成的共识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明年初开始,双方将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的交流,我想这是两国人民都欢迎的事情。

第三,这次峰会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国军事沟通的恢复,更确切地说是“有条件地恢复”。

中方的通报是这样表述的:两国将“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其实,“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就是条件。

众所周知,中美两军交流是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断的,美方对恢复交流一直显得很迫切,因为它既想保住一个超级大国似乎可以随意“闯荡”亚太的“面子”,又想保住万一因擦枪走火狼狈不堪而可能失去的“里子”。现在双方都愿意适度缓和一下双边关系,并有条件地恢复军事沟通。我想如果这一先决条件不复存在,那么这种沟通也可能再次中断。

第四,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领导人告诉美方,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去年在巴厘岛会晤时作出的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并希望把这种表态变成具体行动。中方这次还明确提出了希望美国“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的要求。习近平主席还坚定地告诉美方:“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尽管美方的通报中有意淡化台湾问题,只说拜登强调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以及“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美方还“呼吁中国克制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地区使用军事行动”,但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台湾资深的两岸关系专家赵春山在中美峰会后撰文表示:两岸实力、中美实力对比已经出现了大变化,“不统”的现状已经成为过去,台湾未来要面临“促统”的问题。大陆对台政策会配合第二个百年目标,台湾“选后”大陆对台工作重心会变,无论是谁上台,都会面对大陆“促统”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他的这番话还是颇有见地的。


台北市区夜景(资料图/新华社)

综合来看,在这次旧金山峰会之前,种种迹象显示中美摩擦确实迈入了高风险红线区间,彼此都认为需要适度缓和一下中美关系,这场峰会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一目的。随着中美关系氛围有所改善,中日两国领导人也在旧金山会晤。随后中日韩外长又在韩国釜山会面,整体气氛有所改善。从欧盟领导人最近访华时的言论来看,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积极变化。

当然,我们一定要看到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美西方领导人“说一套做一套”“出尔反尔”等陋习难以改变,明年美国要进入大选年,所以中美关系乃至中西方关系还会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

不久前,惊悉美国前国务卿百岁老人基辛格先生去世。我1985年作为翻译陪同一位中国领导人访美时曾见过他。当时中国领导人请他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他说,“你们太客气了,你们是来自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家,请你们先谈吧。”

基辛格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国际政治人物,因为他捍卫美国利益不遗余力,但他对中华文明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使他与众不同。他说过,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中两国能否和平相处。他呼吁美国政府不能与中国进行“无休止地对抗”,处理地缘政治问题需要“尼克松式的灵活性”。

他比较西式思维和中式思维,认为西式思维更像下象棋,中式思维更像下围棋。下象棋敌我战线分明,将死对方就是胜利,而下围棋则更需要通盘考虑,整体思维,不计较一时得失,而是耐心地布局“筑势”,最终形成不可逆转之势而胜之。

其实,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融“围棋思维”与“象棋思维”于一体的“文明型国家”,长线“筑势”与短线“成事”相辅相成,动态平衡,这一切使中国全方位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总是那么有看头,那么精彩纷呈!

金灿荣:

刚才张维为教授对11月15日中美的首脑峰会做了非常全面、非常精准的评价,我从几个小侧面做一点补充。

第一个,就是美方这次在形式上还是很重视中美关系、重视中国的。

有心人可以看到,他们的接机规格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从机场到酒店很有排场。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美国搞美国-东盟对话,请东盟十国领导人去,美方作为主人竟然迟到了40分钟。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不重视。美国其实很实用主义的,看人下菜碟,这一比较就知道这次对中国确实是重视的。

另外一个,中美首脑会晤有外溢效应,它不光是影响两国关系,还影响别的。

中美一对话,日韩赶紧找中国,中日韩外长会就开了;然后就是这个月,欧盟领导人就来了。说明美国这些战略盟友战略自主性很差,他们是看美国眼色的,所以中美稍微一好,他们就着急,赶紧也跑来对话。

第三个特点,中美双方现在看来对这个关系的定位不太一样。

咱们中国的定位,它是战略性的,习主席跟拜登谈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希望给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定调子;而美国就不一样,美国是盯着很具体的问题,尤其是希望军方恢复交流。美国的心理,刚才张老师讲得很好,它又要显摆,天天到中国这里晃荡,告诉周边那些小国家“你看我不怕中国”,但它心里发毛,它真怕解放军揍它。我在好多地方讲过,在中国的一千海里之内,我们是没有对手的。所以它现在心里是很发毛的。

这一比较,层次就不一样了,中国的站位很显然要高一点。中国关注的是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全球影响,而美国就是谈军事安全,还有特别强调芬太尼——中国是这个药的生产大国,美国是使用大国,所以它现在老怪中国,其实问题出在它那,它在使用方面出了问题,美国的医生滥开那个药,结果它却怪中国。这是很可笑的。


另外就是,在这次对话里我觉得中方表现了足够的自信。其实大家都知道中美关系分歧非常多,我们习主席是面对它的,他不怕分歧,也不怕谈分歧,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出美国要停止武装台湾,还要支持中国和平统一——这是以前没有的要求,它也反映了我们的自信。

很多网民提出一个疑问,说中美关系不好,而且美国人好像言而无信,那为什么习主席还去呀?我想有几个角度可以解释。

一个就是客观上中美关系就是重要,所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搞好关系,我们就应该百分之百地去努力。

此外,中美关系还是有做工作的余地的。虽然现在中美关系整体不太好,但是你再仔细一分,它还是有层次、有区别的。比如在决策层里,应该讲美国现在的执政团队,尤其是拜登总统本人还是比较理性的,特别是跟那些共和党的议员比——有一个72岁的共和党议员说我们中国的大蒜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匪夷所思。美国现在有一帮奇葩政治家,故意通过讲耸人听闻的东西得到掌声,很多人很过分,但是“当家人”拜登还是有一定理性的,所以他还是可以做工作的。

另外,美国社会还是可以做工作的,这是中国对美工作的一个新思路,我们不局限于华盛顿,不局限于政治圈。所以这次你看习主席就把工作对象从政治圈扩展到社会了,搞了一个很大的活动,跟一帮企业家吃饭、对话,跟友好人士对话。习主席他就是表明这么一个态度:我们真的很重视。

另外可能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跟第三方的关系,可以向第三方交代。

国际上现在有相当一批人认为,近年来中美关系不好也要怪中国,说你们中国人太强硬了。这个是不好的,明明中国是受害者,可是因为美国舆论战、认知战比较厉害,搞得国际上现在很多人对我们是有偏见的。这个时候习主席去,可以向一部分国际上的中立人士证明中国有在做努力。

而且习主席表了态,称我们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这话讲了好几次了,所以这个应该是交代清楚了,就是我的态度没有问题,是他不信我,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对吧?这些可以部分地化解那些错误的见解。如果以后中美之间再发生大事,我们可以向历史交代了。

当然了,美国也不老实,习主席回来不久,美国就送了一批武器给台湾,所以中国有些网民说“被骗了”。但是我想党中央肯定是很清楚美国的,对美国的本性也是了解的,但是党中央的应对是比较复杂的,不能情绪化。我们知道美国有些话不可靠、不可信,但是它后面反映了什么?其实美国挺复杂的,美国国内也是分派的,有一派人是想稳定中美关系的,还有美国一些企业还是很看好中国市场的,像埃隆·马斯克就对中国市场非常肯定。

一个基本情况就是:美国有捣乱的一派,但是也有稳定的一派。所以我们必须不能简单化,不能求爽,复杂的结果就是我们一定是以两手对美国,能合作、能对话,肯定是合作、对话,但是我们肯定也留了斗争的一手,你要过线了,我们肯定会反制的。应对复杂的中美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对话,要抓住合作机会,让它稳定,一方面根本之路是发展自己。

我很同意林毅夫先生的一个看法,就是当我们的GDP是美国的两倍的时候,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做什么事呢?一个是国内,好好搞经济,刚刚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大家要按照这个精神好好把经济搞好;还有就是国际上广交朋友,现在大家都注意到习主席到越南去了,中越关系又有新的更好的定位。

所以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们知道跟美国对话有时候它(美国)会反悔,必须要两手对待它,该谈就谈,该合作就合作,该斗争就斗争,但是你搞这些事得有个“底子”,这“底子”就是国内发展、国际上广交朋友,现在我们正在这么做。

总之,虽然中美关系有不少困难,但是只要把我们该做的事搞好,国际上广交朋友,中国在中美博弈当中应该还是有优势的。

圆桌讨论

主持人:对于中美元首会晤,因为关注度很高,普通老百姓也在看,刚才说到美国国内的复杂性,政府、军方、国会可能代表的就是不同的视角,态度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像这种复杂性,普通老百姓怎么去把握它、理解它?

金灿荣:坦率讲,挺难的。咱们网上就挺分歧的,有人看好的一面,有人看坏的一面。其实大国内部都挺分歧的,我在美国住过,美国也是分歧得不得了,这是常态。

张维为:关于外交,你可以把握它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方说,灿荣老师刚才提到的,中国从宏观战略角度出发,美国更偏向讨论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公开否定对方,这两者之间的空间就是外交的空间。

主持人:外交不管从专业的角度还是民间外交的角度,它其实都是具有极大的空间性、丰富性的,在这个空间里头,我们可以想办法相向而行,关键就是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做工作的对象,这个就需要细致地观察,还要积累,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这次习主席去会晤的时候也特别提到,未来要扩大民间交流,包括青年之间等等。所以金老师您觉得从民间交流的角度,中美之间还能做些什么?

金灿荣:这些年因为疫情影响,民间交流受很大的冲击,直接原因就是(当时)航班没有了——不是我们停的,是美国停的;后来(陆续)恢复到现在(每周)70班,可是2019年之前每周是320班,如今跟原来比还不到1/4。这是个现实问题,就是我们很重视民间交往,但是得有物理基础,物理上减少这么多,所以交往就很困难。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当然还有政治问题了。美国现在有一点高度政治化,把所有问题政治化,谁给中国讲公道话就会(被)边缘化,所以现在政治气氛又不太好。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政治气氛不好,所以坦率讲现在中美的交流是很困难的,很有限。但是我相信两国元首见面以后,中美交流的条件会好一点,习主席已经邀请他们五万中学生过来了,如果能实现,那还是有效的,因为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外面对我们妖魔化得很厉害。

张维为:这次在习主席访问之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到上海、苏州、深圳、广州去了一圈,一路赞口不绝,没有办法,他被震惊了。实际上我一直觉得不要太担心交流一时减少了,因为交流慢慢总会恢复的,因为交流少而被忽悠、欺骗的越多,最后他来中国的时候就越会被震撼。根据购买力平价,中国是事实上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果对这样的国家你不愿意了解,最后肯定是你吃亏的。

主持人:我在节目里也讲过,中美之间,包括中国跟其它国家的交往,我们都是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众之间的彼此交往、彼此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中美之间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民间交往也大幅地降低。现在两国元首会晤了之后,民间交往可以继续往前发展,可以比让它自然地发展起来再快一点,因为有力量在推动,有项目、平台在搭建。

张维为:我再补充一个案例,前面金老师提到的15号晚上那个招待商业界人士的晚宴,我看《纽约时报》的评论挺酸的,说有好几次中国领导人讲话的时候,下边居然起立并热烈鼓掌,怎么能够这样?这也说明民间交往、社会层面的交往、企业界的交往,在美国都有巨大的动力。

主持人:对,就像刚才金老师演讲也说的,习主席这次访美,就是展现了一种自信的、开放的姿态。这样的姿态,美国的工商界人士和一些社会贤达人士他们是有直观的感受的,就是感受到中国是开放的,有这个姿态,也有这样的一个做法,只不过愿不愿意看见、同时愿不愿意一起握手,这个取决于美方的态度。

刚才张老师在演讲当中也说到了基辛格,他首先是充满争议的,他是一个很多面的美国知名的政治人物,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他又比较特别,因为他又是全程见证中美建交的这么一位外交人物。您刚刚说他对中国的文明是有点了解的,比如说他知道中国讲究“势”,他在《论中国》那本书里对“势”这个字的阐述就比较充分。所以我想问一下,在美国政坛上还有没有像基辛格这样的,对中国了解得相对比较深的政治人物?或者说,这种意见还有吗?是主流吗?

张维为:现在像他这样有影响力和地位的人,应该说是没有了。他说中国是“下围棋”的、西方是“下象棋”的——严格讲是“国际象棋”,这本身就说明他已经比很多所谓中国问题专家看问题看得更清楚一点。对中国来说,他确实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中美关系有他这么一个身影跟没有相比,确实是不一样的。另外他是讲“均势”的,什么都从“均势”角度来看。当时中美苏三国大三角关系,中国虽然是相对弱的一方,但是他觉得如果美国和中国某种意义上形成一种或多或少“同盟”关系的话,那么就可以压倒苏联。


2023年10月24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图/新华社)

主持人:我也在这做个解释,基辛格的这个“均势”理念,不是军事打仗那个“军事”,而是平均的“均”,围棋“势”的那个“势”,这个是基辛格的核心理念。

我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叫《基辛格谈基辛格》,作者是叫温斯顿·洛德,第三任美国驻华大使。当时毛主席见基辛格的时候,基辛格身边坐的那个人就是洛德,洛德当时是基辛格的特别助理,所以他也是全程见证了中美建交。他们俩有一个对话,对谈中美建交前后美国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包括尼克松的想法,包括为什么要中美建交,因为他要结构性地解决美国跟苏联之间的问题,要构成一种“均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里头确实是有一种战略性的思想。刚才金老师也说,美国现在的外交,包括其国内政治,考虑战略的少,考虑战术的多,解决眼前的多,着眼长远的少。

金灿荣:那一代人可能是不可重复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都是被大家公认的二战后大战略家,他们有一个特点,都是移民,都是欧洲人——布热津斯基是波兰人,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都是年轻时候在欧洲吃了点苦然后跑到美国去的。纯美国出来的人要简单一点,我估计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要比基辛格这一代人差,这是一个现实情况。另外基辛格他们都经历过战争,见过战友的死亡,所以我觉得那代人不可重复。

现在我们要打交道的这批人都是冷战后成长起来的,最典型的就是沙利文,1976年生人,1991年冷战结束时才15岁,他有什么历史感?他没有经历过战争,甚至连冷战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们是有问题的,就是这一代人聪明,学历好,但是现实感不是很好,历史的厚度不是很高。这是我们要把握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刚刚也说要怎么来理解美国的复杂性,这些主要的政治人物他们的复杂性我们也要去理解。

刚才金老师演讲当中也说到中美关系对中国跟其它国家关系的影响,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跟其它板块如东盟、非洲、中东、欧洲这些关系的构建,反过来会对中美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张维为:如果用基辛格讲的观点——实际上这点我也是同意的——中国人是“下围棋”的,讲究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然后“筑势”,最后形成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取胜。

从这个角度来看,光是过去的这一年:三月份是和俄罗斯普京总统的会晤,当时总书记公开地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我们一起推动历史的变革;然后是伊朗和沙特的和解,中国促成的;然后是金砖峰会成了“金砖+”。实际上这三个事件,美国都挺害怕的。

中俄会晤不用说了,伊朗和沙特两个世仇在中国斡旋下和解,美国很没面子的,它要全面地针对伊朗进行封杀,结果看来有点难。对于“金砖扩员”,美国害怕得不得了。就是我上次讲的,俄罗斯把“货币战争”变成了“货”与“币”的战争,今天的“货”全在金砖国家和南方国家,包括“一带一路”152个国家的加入,“货”都在这些国家手里,其中包括真正的“货”,如粮食、石油、天然气、中国的制造业产品,甚至技术。前段时间欧盟外交代表博雷利就说了,实际上现在在“全球南方”,西方的任何一个东西,它都有替代品。这是他们所害怕的。某种意义上,这就是“筑势”。

金灿荣:我再做一点补充,在党的二十大以后到现在快一年,我们基本上在搞“去美化”外交,就是把美国先晾一边。3月20日,习主席去莫斯科跟普京握手,这意味着中俄背靠背是安全的;另外就是周边,搞中国-中亚峰会、拉东盟、上合组织扩容、金砖扩容,巩固“一带一路”成果,然后介入中东事务,应该讲这一串下来还是有效果的;其中还有一点就是拉“老欧洲”,对西班牙、德国、法国还是挺客气的。这样一套布局下来以后,其实我们的谈判地位是加强了的。

张维为:实际上美国的综合影响力在下降。你可以看看几个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个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拜登打电话给沙特国王和阿联酋领导人,对方都不接电话,这是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这次巴以冲突爆发后,拜登已经到以色列,他想在约旦开一个小范围的会议,请埃及、约旦等国的领导人来,人家不来,会开不成,这对一个大国领导人来讲是很丢面子的,说明人家把美国放在一个与过去不同的位置上了。

观众互动

观众:中美旧金山峰会,相较于去年巴厘岛的中美元首会晤,它们在成果和意义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张维为:我想还是有几方面不同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不同就是前面金老师一开始就提到的形式上,上次巴厘岛的会谈是在G20峰会的外围进行的一场会晤,也就是开国际会议时顺便做一件事情,双方见见面;这次是正式地专门去的峰会,它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APEC本身的峰会,它至少是一个平行的重要活动。再就是美国的一整套安排,你能看出美国确实对此很重视。

另外,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在台湾问题上,某种意义上我们交了个底,就是你要支持和平统一——换句话说,你若不支持和平统一,那我们还有其他手段。所以应该说双方谈得非常坦率,习主席说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非常明确的话。

金灿荣:实际上就这次跟巴厘岛比,主要是中国更自信了,这个是很明显的。然后在台湾问题上,应该讲习主席讲的话是有作用的,至少美国一部分人是知道了台湾问题不能像现在这个搞法,天天承诺“一个中国政策”不变,下面却在掏空,这个是会把中国激怒的,一旦中国(被)激怒,美国那点军力是没有用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而且是一个比较好的变化。

观众:明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临近,2024年美国也将进行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将在多大程度上为中美关系注入不确定性?

金灿荣:台岛内部的所谓“选举”,还有美国大选,好像惯例都是对我们不太有利。我看赖清德又开始打“两岸牌”,对两岸关系是负面影响;中美关系肯定也会成为明年美国大选的“牺牲品”,你看共和党内现在排第二的妮基·黑利,公开地把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搞成新的“邪恶轴心”(New Axis of Evil)。

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美国一选举就发神经病,然后就“抽疯”,而且往往“抽”到中国身上。两岸关系、中美关系都会受到选举的冲击,但是不是会直接导致危机,倒未见得。这是我的判断。

主持人:就是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可能会听到一些让我们觉得听起来很不舒服的论调。

张维为:我是觉得不要太在乎,无论是台湾的选举还是美国大选,我们有自己的定力,根本不用在乎谁上台,我们按照我们的步骤、计划、节奏来做事情,美国是没有办法的。我看今天他们发表的民调,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看见这两个“老人”再一次竞选,希望有年轻的,但居然出不来这样的人,这本身就是美国的制度危机。


特朗普和拜登(资料图来源:PBS)

观众:很多人都在期待此次中美旧金山峰会能够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内经济起到促进作用。请两位老师分析一下,此次峰会在这方面的作用有多大?

张维为:我想说这么一点,不一定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但跟你的问题有关。我们前面说了,就是中美“贸易战”美国输了,“科技战”美国基本输了,现在它在发动“金融战”,实际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把现在美国发动的舆论唱衰中国经济,看作是“金融战”的一部分,美国希望中国的资本能够流到美国去。

一切在于国际比较,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像我们三季度GDP增长率是5.2%,美国号称是4.9%,然后做了“修正”,也到5.2%,但你比较这两个5.2%,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用电量,我们是增加的,它是减少的;快递,根据UPS(美国联合包裹)统计,美国是减少的,我们是大幅增加的;看旅游,我们的游客数早就超过了2019年,美国是减少的。

研究中国模式有一个非常好的视角,那就是看你经济有没有新的增长点,我们有,而美国,我看不到。

我们新的增长点,比方说华为代表的整个半导体的新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光Mate 60,我问了一个稍微懂点这个行业的人,他估计至少有5000家企业参与生产这样一个手机;还有其它产品,完整的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起来了。再就是新能源汽车,从电池到电机,到零部件,到整车,全是从无到有到完整,全在中国国内。还有我们的“一带一路”,现在最保守估计是1万多亿美元的投资已经下去了,这带动多少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全是我们新的增长点。

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这个5.2%或者4.9%是怎么来的?我们初步看了看,主要是金融衍生品还在扩大,通货膨胀还没完全下去,医疗费用在增加,律师的费用也在增加,所以这里面“虚火”很盛。

美国GDP里面“货”太少、“币”太多,遇到危机的时候是靠不住的。当你玩金融游戏、玩虚拟经济玩得上瘾的时候,钱生钱,股票涨,大家都开心,但你实体经济没有真正地发展的话,最后会给你带来很多问题。

我不是说我们经济好到天上去,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比美国好太多了,这是个基本态势。所以你要唱衰中国,没戏的,因为我比你好太多。

主持人: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新质生产力”,这里头就涵盖了很多未来的或者当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刚才张老师也分析我们的整个生产状况,我就在想可能有的领域呈现出一种比较蓬勃的、欣欣向荣的状态,有的产业领域可能因为疫情的影响,过去这些年消费相对较弱,再或是受外贸波动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全局地看,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问题,但是也不要忘记还有很多希望,这一点非常重要。

金灿荣:就双方后来公布的情况来讲,经贸方面应该讲没有什么成果。具体成果应该是两军恢复交流,然后是大数据安全、芬太尼禁毒合作、增加航班、加强民间交流。另外在两国元首会晤之前,双方气候特使达成协议,就气候问题进行合作。基本上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这些东西。就经贸来讲,是比较让人失望的,因为它(美国)制裁了我们1300多个企业。

经贸这块它没动,这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所以我的观点是,现在中美博弈,还有应对“大争之世”,主要还是要把国内经济搞好,这是关键的关键。当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要搞几个新的领域,我看到一个叫低空航空业,如果这个开放,那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美国  中国  拜登  外交  基辛格  金灿荣  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