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孩子有点抑郁......

更新时间:2023-12-28 14:30:57作者:橙橘网

假如孩子有点抑郁......

昨晚放学,撞门进家的娃又是第一时间奔向了手机。

那里面有他最爱的游戏。

看着他如痴如醉的样子,我说你现在在学校和同学聊游戏吗?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一件大家都喜欢做的事情,是为了集体认同。

热爱打游戏是真,为了融入小圈子也是真。

就像你在办公室里,都是认真工作的好员工,但是为了Social,大家每天都会找个时间聊点闲篇一样。

话题肤浅无聊,但是都要热衷参与,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群”,而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不合群”的感觉。


但是,前几天,我看到有个短视频说,在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几乎所有人都独来独往,没有几个人拉拉扯扯打打闹闹的。

结论是,猛兽都是独来独往,优秀的人都善于独立思考。

这几年,自媒体的普及,风向都变了,不但给内向的人重新定位,还给“不合群”者洗白,甚至号召大家没事儿少进行无效社交,把最重要的时间留给家人。

可见,大家的认知都在进化,社会也在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

看人看能力、看结果,不看是不是经常“团伙”出行,貌似和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这种非常肤浅、非常表面化的东西来评价一个人。

这是所有人的幸运。

人不是因为合群而突出,而是因为有了能力才吸引了同频的人。

以上夹带私货完毕。说回本篇主题。

我不想承认娃是沉溺于游戏带来的爽感,所以潜意识里觉得他是为了迎合伙伴。但是娃的回答让我有点吃惊。

他说,不聊。

我说,啊?为啥呀?你现在不是每天都玩很长时间的游戏了吗?

他说,除了某某,他们都不玩这个游戏了,他们都玩枪击(貌似是这个词?)游戏了,没啥可聊的。

我说,哦,那你为啥不玩那个枪击游戏?

他说,我怕自己会上瘾。

What?

我吃了一惊,心想,大哥,原来你现在这样不算上瘾。

后来一想,确实不能算上瘾,每天虽然早上起来就要拿手机,放学回家也是先拿手机,但基本都能自控,该学习就放下了。

然后心里竟然有一点点感动,孩子还是蛮懂事的嘛,你看,一天也就玩那么两个小时的游戏,还委屈巴巴地强迫自己玩过时游戏。

多好的孩子呀!

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不会那么痛苦和焦虑。


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自己的努力和控制,虽然自己天天看手机,但是要求孩子一分钟也不能玩游戏。

游戏肯定不是好东西,比不上沉迷读书和天天看展,但是也不是一点都沾不得的东西。

阻断的前提是他接触过,自己知道危害。

孩子知道危害,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需要一点外力和规则限制,这是正常的。

说实话,如果一天能把游戏控制在2小时以内,我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别影响了作业和睡眠就可以。

很多家长要求太严格,想让孩子无欲无求,不眠不休,最好变成学习和作业的机器人,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但是显然不行。工作就要休息,劳逸结合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到了孩子身上就不明白了。

虽然游戏不是好的休息方式,但是家长能够给到孩子什么更好的方式呢?

所以很多孩子抑郁甚至悲剧了。

当然,孩子抑郁的根本原因不是游戏,也不是学习。

很多人一提到孩子学习,就说,现在孩子太辛苦了,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云云。

我倒觉得,孩子的累,根本原因不是体力的累,也不是脑力的累,这些都不足以造成现在这么多这么普遍的问题。

我们所有人都上过中学,大部分都参加过中高考,也都有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啥?

如果不是衡水中学这种学校,其实不会觉得特别累。

和很多同学在一起还挺开心的。

一般来说,让孩子感觉不适的,基本上是心累。

要么弦绷得太紧,得不到放松;要么关系不顺畅,难以改善和解决。

小问题引发大后果,就像大学校园的投毒案缘起于晚归者长期搅扰别人的睡眠。


初中学校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中考校,这类学校通常没有自己的高中部。

孩子基本上只能通过中考被选择,所以学校为了成绩会把全部精力用来应对中考。

这类学校教学风格会特别严谨细致,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学得细作业多催的紧抓的严。

孩子不管是成绩还是其他方面,只要有一点问题,就会引来老师的关注和反馈。

好处是家长不用和青春期的孩子直接对撞,坏处是不光孩子不能喘息,家长也觉得窒息,因为经常被cue。

另一类学校是所谓的完校,这类学校氛围上相对宽松一点,但是又有着另外的问题。

比如很多学习方面的事情需要家长另作补充。

两种类型,各有利弊,就看怎么选择。

但是对我来说,我不喜欢氛围太紧张管理过于严格的环境。

在人生的某个重要阶段,比如青春期,不仅是身体快速发育,价值观也处于形成时期。

这个阶段的很多小事情小情况都会印到个性里去。

一个过于被动束缚的状态,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再也没有舒展的机会。

学校我们改变不了,或者我们没有能力选择更为开放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调节家庭环境。

抑郁的孩子里,少部分是特别积极上进的孩子,但是能力不足的时候就会发生抑郁。

比如前一段我们看到的例子,六小强实验班的女孩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单词还觉得不够的。

这种自驱力特别好的孩子,就算父母不给她压力,她自己也会通过不断地与更强的人比较给自己施压。

只要往前走,她终究会遇到自己能力不及的情况,所以抑郁几乎是必然的。

这种需要调整一下价值观,怎么看待自己和人生。


而大部分抑郁的孩子都是因为环境压力太大,没有一点自由空间。

学校同伴压力大,自己一不小心掉队就追不上,破罐子破摔了。

或者家里父母无暇关注,冷漠忽视等等。

或者学校和家里都有问题。

遇到问题自己搞不定,父母没注意到或者放任不管,下一步就是孩子躺平,彻夜打游戏上课睡大觉。

或者,自残。

初一高一这种转折期特别危险,很多孩子都是在这两个阶段埋下了隐患。

其实,真聊起来,父母也不容易,也都觉得很尽力。

比如,有个家长发帖,高一的大女儿抑郁休学在家,对小儿子也不友好。

母亲倾诉了自己的无奈,看着确实也挺难受的,但是她也确实没意识到自己潜在的更重视儿子的意识,以及对大女儿的忽视。

没办法,她的局限性一时突破不了。

我后来想,如果同时考虑孩子和家长的话,这个问题的预防方法有木有?

有。就是将心比心,不要苛求。

自己工作累了回家就想葛优躺,孩子回来打个游戏就打吧,如果都要积极起来,那就陪着孩子一起,尝试看看改变自己到底有多难。

偶尔做了什么错事,成绩没考好,过程之中的问题,都不算大事儿,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雷霆震怒。

怎么区分不在意和忽视的关系?忽视是完全不关心,什么都不关心。好一点的可能只关心成绩,不关心其他。

暂时不在意是不立即马上直接对孩子做出反应,背后却要去想怎么更好地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

孩子大了,不要套路。

就像你的领导虚情假意夸赞你一下,然后把你当头拉磨的驴,你心里会咋想?

欣赏就要真欣赏,真相信。


最近娃有次课外英语作文遭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也跟着表扬了一下。

没有浮夸,就是说了一下老师觉得写的不错这样的话,结果下一次他就写的更好了。

真的比催和吼都有效。

反观为什么学校作业拖沓?

因为很多作业都是模式上日复一日地重复,而且因为面对很多孩子,老师也不可能给到每个孩子经常地认可和表扬。

我们自己补上吧。

还有还有,就是,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厌学的苗头,就先放一放对成绩对升学的执念。

与其让孩子昏天黑地地在家打游戏和睡觉,不如借此机会带他出去走走看看。

人在天地间会变得心胸开阔。大自然拥有神奇的力量。

既然,都不怕要花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了,那么,平时我们拿出一些时间活动、游历来防抑郁,为啥就舍不得呢?

啊?

哈哈,想通了,马上订票去!

本文标签: 游戏  上瘾  抑郁  孩子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