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资管“辟谣”,万科又何以突围?

更新时间:2024-03-03 22:13:36作者:橙橘网

新华资管“辟谣”,万科又何以突围?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日以来,舆论似乎又集中盯上了万科,只因一则“百亿展期被拒”传闻,但舆论此番热议或“宣泄”也绝不仅限于此。

这则传闻提到了“另一主角”新华资管,虽无实控人,但背后是“保险大鳄”新华人寿保险。


来源:密探财经,使用须经授权

刚刚,新华资管率先对外“发声”了,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其强调说,“近期,公司关注到有关我公司与万科企业的不实信息。万科企业系中国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一直与我公司保持正常的业务合作。”



简单说,一是网络传谣不实;二是“房企龙头”万科与新华资管一直保持正常的业务合作;三是新华资管响应国家战略号召,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另外,从上述声明信息看,新华资管并未对外提及涉及万科的百亿元债权、债务关系问题。

实际上,资管公司与万科的深度合作,早已有之。最近的,比如半年前,万科通过旗下北自持长租房项目向华泰资管申请融资40亿元。参考阅读《万科憋大招:晒40亿融资大单,“金主”华泰资管大有来头》一文。

外界会疑惑,新华资管为何主动辟谣而万科暂未发声?

实际上,万科此时出来向外界如何解释,都会继续引发市场更大波澜。相交于此,新华资管作为寿险的投资平台,按年初高层会议精神,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要“高站位”,服务大局。

再说了,万科是房企标杆,若新华资管也沉默,致使万科情况恶化,加剧今年楼市风险外溢,房地产救市功亏一篑,这个责任恐怕谁都担不起。

要知道,万科上一轮风波平息要归功于深圳国资委及时发声。去年11月,面对去年三季报业绩下挫,股债双杀,深圳市国资委可谓“一锤定音”。

“如有需要或遭遇极端情况,深圳市国资委有充分信心、足够的资金资源和工具,通过项目合作、优化股权投资结构、债券认购、协调金融机构融资等一切可能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万科积极应对。

时隔几个月,万科又成了舆论的焦点。从这波舆论的起因看,有两个关键诱因叠加。

其一,万科前不久突然卖上海优质商业项目,跟其当前大力宣传发展经营性物业的转型思路有冲突,不免引发市场猜测。

今年2月中旬,领展房托基金公告其已完成对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剩余50%权益的收购,也意味着万科彻底退出了。

从坊间分析看,万科年初曾对包括商业条线在内的业务线大规模调整,特别是整合印力及万科商业,新成立商业事业部,并配置了万科多个区首等高管进来,此次出售是此轮调整的结果,但外界似乎更愿意相信“万科急需现金流”。



日前,万科公布了最新的销售业绩,即2024年2月单月销售额141.5亿元,同比下滑52.08%,今年前2个月累计销售额334.5亿元,同比下滑41.65%,较2022年同期下降48.22%,较2021年同期下降70.78%。



近日,多家机构也对外密集发布了今年前2个月房企销售业绩,整体都很差,央国企也不例外,且跌幅还扎眼大。具体看,前2个月,TOP100房企总销售额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

这轮“稳楼市”努力至今,已有2年了吧。但如今,楼市仍在下滑,标杆万科却成了众矢之的,舆论的风暴眼。

截至2023年9月底,万科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67.1%;净负债率53.9%;现金短债比2.2倍,比上年底2.1倍略有提升。同期末,万科账上还有1037亿元货币资金。

2023年全年,万科累计合同销售额达761.2亿元,同比下滑9.8%,相较于其他房企,跌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外界期待万科引领房企在今2024年逆势突围,但没想到,今年楼市开头依然很冷。



实际上,2022年以来,万科一直在进行规模“缩表”战略,资产端及负债端均在同步推进,最明显的就是拿地放缓,减少现金消耗。

与万科一样,当前所有房企的核心危机就是“销售起不来”。有分析指出,房企最大的资金渠道是销售回款,销售及回款都跟不上,其他融资都仍是杯水车薪。

虽如此,当前房企融资必须及时跟上,如今“房地产项目融资协调机制”在各地掷地有声,业内期盼房企融资端能缓口气。

如今已进入3月,正是房企销售已进入关键期,应加大力度营销或促销,想办法把货卖出去,先活下来。



诚如万科集团名誉主席王石,早些年在亚布力企业家谈论上所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万科的突围也在于自身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