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绝了!《繁花》成为最大”黑马“,央视果真没有看走眼吗?
2024-04-15
更新时间:2024-04-15 20:25:51作者:橙橘网
不得不说,这几年的台湾电影,真是充满玄学。
要么连续几年萎靡不振,要么就是一个时间连续放大招。
比如2017年年末,就连续出现了《大佛普拉斯》《血观音》这样的大尺度爆款,带动台湾电影重现生机。
可惜短暂高光一过,又迅速陷入死寂,连带金马奖进一步衰落。
都以为要彻底完了,没想到到了今年,台湾电影又再度爆发。
先是一部《周处除三害》,从台湾火到大陆,几乎抢走了近期华语电影的全部风头。
但这还不是最猛烈的。
同一时间,还有部台湾新片,在台湾掀起的风浪,比《周处除三害》还要高。
它就是由侯孝贤监制、萧雅全执导的电影——《老狐狸》。
乍一看,这两部电影,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周处除三害》,化用的是中国古代传统故事。
而《老狐狸》一听,就是一则动物寓言故事。
前者是小学三年级课文,后者则来源于小学二年级的课文。
不过这篇二年级课文不叫《老狐狸》,而是叫《小马过河》。
小马要趟过一条河。
松鼠告诉它河水很深,不要去冒险;老牛告诉它河水很浅,大步往前迈。
小马亲自过河后,发现河水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幼儿启蒙故事,竟被改编成了一部后劲十足的猛片。
它片如其名,是电影界的“老狐狸”,藏得很深。
特别是第一次看时,你会觉得它像一个“大杂烩”。
烹饪它的大厨里,有历史级大腕侯孝贤。
影片的很多构图和镜头调度,确实充满了侯孝贤的味道。
受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这部影片很可能是他参与的最后一部电影。
它的演员都是台湾犯罪电影里的熟面孔。
《阳光普照》里的刘冠廷,《大佛普拉斯》里的庄益增,《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的温升豪,《最后的诗句》里的傅孟柏。
观影时,你总是把它往犯罪片上靠拢。
它是用小人物叙事来展现90年代股市泡沫磨灭后的台湾,其中孩子视角又让人想到杨德昌的《一一》。
它的画面讲究,配乐恰到好处,时代感扑面而来,又堪称台湾版的《繁花》。
它的影片海报有点《教父》的感觉,三代人,三种姿态,黑帮片的气质扑面而来。
它的剧情,又是一个改编版的“小马过河”,和德尼罗执导的《布朗克斯的故事》如出一辙。
别看配菜、佐料这么杂,但导演愣是用这一盘大杂烩,拍出了2024年的年度最佳。
故事、韵味、气质、后劲,全部拉满。
01、
要品味这部电影,先要了解时代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接着就是消失的30年;
彼时,中国大陆经济腾飞,迎来了飞速发展的30年;
而宝岛台湾,刚好处在夹缝中。
它在短短2年半的时间内,股市从2000点冲到了12000点,那时候台湾人炒股就是“买到即赚到”。
但随后它又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跌回到了2000点,很多股民家破人亡。
郑智化1993年发行的一首歌曲,就直接描述了这一景象:
“这不再是个适合好人住的岛,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这不再是个适合穷人住的岛,一辈子辛苦连个房子都买不到。”
《老狐狸》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代档口。
影片主线其实很简单,借一个小男孩碰到的不同人,讲述时代下的选择及成长。
但电影中设置的两组人物,非常值得玩味。
第一组是上层人士,出入上流社会;
第二组是底层人士,也就是穷人。
这两组人形影不离,但又存在厚厚的壁垒,彼此相互对立又相互羡慕。
也就是在这一群人物中间,影片通过一系列刻画与交锋,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有钱人对穷人的阳谋”。
02、
我们先看底层的穷人。
第一个是面馆老伯一家。
老伯是内地过去的退伍军人,经营一家牛肉面馆,牛市到来,他们通过少校买股票,大赚了一笔。
老两口激动坏了,在屋子里走起了正步,随后他们把300万一把梭哈。
股灾到来,少校联系不上,一辈子的积蓄赔了个精光。
老头最后上吊自杀。
第二个是卖单车的小贩。
小贩没读过书,写字都要让别人帮忙,但他懂得小富即安的道理。
牛市到来,房价跟着股票涨了一倍,小贩意识到租房子是世界第一傻,之后他甩卖单车,自行车店倒闭。
小贩虽然落寞离场,但及时止损,躲过了时代挥舞的镰刀。
第三个是男主角一家。
妻子早逝,男主廖泰来和11岁儿子的廖界相依为命。
廖泰来是我们常说的老实人,踏实肯干,内心纯良,但不会来事,不敢冒险。
他在饭店当经理,下班后还做手工和裁缝补贴家用,生活清贫,好在儿子很懂事。
父子俩计划买下楼下的一间房,开一间理发店。
他们定了3年的目标,日子充满奔头。
股市动荡时,父子俩的生活也如一叶扁舟,经历了起起伏伏。
再说上流社会的有钱人。
第一个是女秘书。
她是舞女出身,偶然结识了谢老板,当上了老头的秘书,顺利上岸。
秘书日常帮老狐狸收租,顺带处理生意场上的糟心事。
看似攀附了权贵,改变了阶级,其实不过是老板身边的一个花瓶。
第二个是男主廖泰来的学生恋人。
两人曾青梅竹马,后来分开,女孩儿嫁给了大佬华哥,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华嫂。
华嫂确实改变了阶级,但嫁入豪门背后的心酸,只有她自己知晓。
第三个就是谢老板。
谢老板就是片名里的“老狐狸”。
他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满嘴的生意经,街道上一排房子都是他的。
一间房,穷人的一辈子,他却连收租都懒得自己去。
别人都骑自行车,他开的是劳斯莱斯,行驶在街道上,要多豪横有多豪横。
老狐狸洞悉一切。
他能记住租客家的门牌号,能通过闭路电视欣赏女员工的龌龊事,还能窥探到发生在街道上的校园霸凌。
可就是这么个老狐狸,却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表面看坚如磐石。
就像老狐狸说的那样: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邮差送信,小偷偷东西,收垃圾的人被割伤。”
但岁月会侵蚀磐石,磐石的裂缝里,偶尔也会透过光。
秘书经常去收租,和男主一家关系很好,小男孩叫他漂亮姐姐。
她在男主生病的时候,会帮他照顾孩子,两人产生了微妙的情愫。
男主人一家经常光顾楼下老伯的面馆,老伯总会给他们多加几块牛肉。
底层人士之间相互慰藉,暖人心肠。
自行车降价期间,男主在车行买了辆单车给儿子当礼物,父子俩骑着车其乐融融。
华嫂虽然身居高位,但她依旧对昔日恋人一往情深。
隔三差五就会光顾男主所在的餐厅,点一桌子菜,只为和他说一句圣诞快乐。
03、
最神奇的搭配是小男孩和老狐狸。
小男孩是街道上最弱的菜鸡。
老爸是个软蛋,自己是软蛋的儿子,出门遭遇校园霸凌,整天吃饭店的残羹冷炙。
老狐狸是街道上最强的王者。
影片中他第25分钟才出场,但前期导演不停铺垫,大家张口闭口都会谈论他,他就是教父级别的人物。
两个完全不对等的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一个雨天,小男孩坐上了老狐狸的车,对老家伙说:“我知道你叫老狐狸。”
老狐狸听完哈哈大笑。
电视剧喜欢拍穷小子和富家女相爱,这部影片则让一个穷小子认了一个富爸爸,这是典型的爽片剧情。
但一个有钱的老头,为什么要对一个穷小子,自降身份?
真心还是假意?阴谋还是阳谋?
我们其实能从情节里,找到三个动机。
第一个,老狐狸在电梯里的奇遇。
11年前,老狐狸的母亲是拾荒老人,捡垃圾时被玻璃割破了手,一命呜呼。
老狐狸去医院领取母亲的死亡证明,刚好和廖泰来搭乘一部电梯。
廖泰来刚喜得贵子,妻子抱着孩子在电梯里欢呼雀跃。
但廖泰来却淡淡地说,电梯里有悲伤的人,我们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一部电梯里,一个死,一个生。
小男孩和过世的母亲之间,形成了某种奇妙的连接,和男孩交往就是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第二个,老狐狸突然去世的儿子。
老狐狸是有亲儿子的,但在儿子眼里,自己就是个骗子。
影片没有交代父子间的具体矛盾,但提到儿子在国际医疗队工作。
一个敲骨吸髓,一个救死扶伤,父子间的隔阂不言而喻。
之后儿子早夭成为他的心结,他和小男孩交往就是在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第三个,老狐狸的自我野心。
老狐狸小时候也过过苦日子,他为了有个家,也曾到处求人。
所以当看到男孩求自己把房子卖给爸爸时,他从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男孩问老狐狸:“你为什么帮我?”
老狐狸回答:“因为你就是我!”
老狐狸最大的野心,就是想把小男孩培养成小狐狸。
有了这三个理由,这段忘年交就足够真实。
有了真实衬底,影片才有了现实主义的张力。
原本的爽,也沾染上了现实主义的烟火气。
04、
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如何上演“富人对穷人的阳谋”?
小男孩要过河,身旁有一个穷爸爸和一个富爸爸。
穷爸爸让他做一个贫穷却善良的人,富爸爸让他做一个富有却冷漠的人。
双方的隔空斗法十分精彩。
老狐狸因为不常和小男孩见面,他的教育方式是“言传”。
当男孩遭遇霸凌时,他告诉男孩,欺负他的人里有个“长书包”,“长书包”的妈妈是在工厂里卖身的,利用这个不平等可以打败敌人。
“我们要利用不平等,不平等是地图,清清楚楚给我们指出赢的方向。”
“跟强的人在一起就会往上爬,跟弱的人在一起只会往下掉。”
老狐狸的告诫字字珠玑。
男孩听了老狐狸的话,果然吓退了霸凌者。
他坐着老狐狸的劳斯莱斯经过街道,体验了一把狐假虎威的快乐。
老狐狸教给男孩最重要的一课是“情绪控制三步法”。
第一步喝冰水,第二步闭上眼睛,第三步心里默念干我屁事。
这些人生经验一度打开了小男孩的世界,“干我屁事”成了他的口头禅。
直到有一天,老狐狸告诉他,你的爸爸是一个考虑别人感受的人,这样的人是失败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牙齿的善良是一种懦弱。
小男孩的三观被颠覆,他对老狐狸产生了叛逆心理。
反击的方式就是对他说:“你明明也是穷人。”
另一边,穷爸爸和小男孩朝夕相处,他的教育方式是“身教”。
为了省钱,他故意把水龙头的水开到最小,这样水表就不会走;
他会在快洗完澡时关闭瓦斯,这样能省煤气费;
他会把饭店的剩饭带回来给孩子吃;
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所以当小男孩遇到老狐狸后,他对亲爹的这些抠门行为看不上眼,直言没必要节省,“根本没差。”
这就是有钱人对穷人的阳谋。
一方面,把消费主义植入你的大脑,给你灌输“不花钱就不会赚钱”的歪理。
另一方面,让你深刻认识到“不平等”。
当你受到驱动,希望向他靠拢后,也就愿意主动接受剥削了。
穷爸爸虽然抠门,但十分善良。
他会把丢弃的刀片包好,以免伤到捡垃圾的人;
他会把辛苦存起来的钱借给弟弟,帮助他渡过难关;
楼下的老伯自杀,一家陷入困顿,他会放弃买房,把机会留给老伯一家。
这些行为也影响着儿子,让他慢慢也成长为了一个善良的人。
两个爸爸,两种相反的教育方式。
就像海报上表现的那样,老爸向左,老狐狸向右,而小男孩选择了前方。
导演也足够温柔,给那个残酷的时代,打了一束人性的柔光。
全片几乎没有坏人,老狐狸最后也变成了老baby。
老伯上吊自杀,他跑去吊唁现场,说老伯是故意上吊,想把这套房子变成凶宅,这样老伯离世后,自己的家人就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了。
这话是很难听,但最后老狐狸还是把房子卖给了老伯家,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他说为别人考虑的人是失败的人,这其实也是一句自嘲,因为他自己也是为别人考虑的人。
男主廖泰来放弃买房,老狐狸说了一句:“你真的没让我失望。”
导演直接告诉我们,穷爸爸和富爸爸,都是善良的人,只不过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
最绝妙的是小男孩。
他长大后成为设计师。
他既保留了父亲包纸片时的好习惯,也学会了老狐狸喝冰水时的冷静。
他没有成为第二个谁,他成为了第一个自己。
05、
更难得的是,电影本身的剧情已经足够精彩,但细节编排更是处处有惊喜。
比如男主角下班后,会拿着萨克斯独自吹奏一曲《送春风》。
这是一个穷人,在物欲横流世界里的一份坚守。
比如小男孩的名字叫廖界,闽南语里和“了解”谐音。
影片就是用一个11岁孩童的视角,来了解这个世界。
比如影片对性的处理。
秘书被扇耳光后,留在男孩家过夜。
第二天男主告诉儿子“昨晚雨大”,就是委婉暗示他和女秘书昨晚睡在一起了。
在原来的剧本里,女秘书嫁给了男主。
但剪辑时,导演觉得把大人的故事说得太清楚,会破坏小孩的视角,就把这个部分剪掉了。
比如影片中两次播放了动力火车演唱的歌曲《鸟仔》。
“一只鸟仔哮啾啾,哮到三更一又半暝找无巢。”
这首闽南歌曲,唱的是一只鸟寻觅幸福的故事。
影片中两次出现也是有意为之。
第一次女秘书吐槽歌曲太难听了,第二次男孩却听出了意味。
导演借这首歌来暗示人物的成长。
比如老狐狸和男孩初次相见,是在豪车上。
汽车刚好停在一个倾斜的路面,小男孩感受到了压迫。
导演用这个镜头暗示两个人的身份不平等。
后来汽车行驶到坦途,暗示两人的交往是平等的。
比如股灾到来时,导演用一组蒙太奇画面描绘了众生相。
华哥殴打了华嫂,老狐狸扇了秘书一巴掌,老伯在屋子里上吊自杀。
而廖泰来却能在夜里,抱着儿子安详入睡。
这一组交叉剪辑的镜头,拍出了一个时代的味道。
比如父子俩的心有灵犀。
父亲答应儿子用三年时间来买房,儿子记下了三年一共是1095天。
而在父亲的回忆里,他当年也曾和女孩许下三年之约,也在沙滩上写下过1095天。
比如男孩第一次去老狐狸家,他家里正烧香拜佛,暗示老狐狸有心结解不开。
比如一条街道,父子俩骑车奔向光明,后来孩子骑车泪奔。
喜怒哀乐只借助一辆单车,就表现出来了。
这样的细节俯拾即是,这也是《老狐狸》为何后劲儿大的原因。
你N刷过后,依然能发现很多新的细节。
《老狐狸》最初豆瓣开分7.3,如今在得到越来越多观众鉴赏后,分值已经涨到了8.1。
恰好和从8.4分微跌下来的《周处除三害》,一个分数。
《周处除三害》在大陆取得的票房为6.5亿。
如果《老狐狸》同样能够引进,票房或许会破10亿。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目前应该没有引进计划。
喜欢这部电影的影迷,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观看了。
爽片能收获片刻欢愉,猛片则能给人内心长久的震撼。
《老狐狸》这样的猛片,你会看吗?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