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将会非常难熬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09 18:08:55作者:橙橘网
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一盘酥梨,大的让给哥哥,甜的让给弟弟,最后再考虑自己,拿一个最小最不起眼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被编进教材、画进绘本,成为教育无数孩子们行为处事要谦让的榜样。
融四岁,能让梨
小时候的我并不觉得孔融让梨的故事有哪里不对劲,但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越发觉得不对起来:
孔融当真想让吗?
最后挑小梨的他,真的开心吗?
先考虑他人,再考虑自己,是值得推崇的优秀美德吗?
“利他”应该建立在“损己”之上吗?
思考完这些问题,越发觉得故事里4岁的小孔融懂事的让人心疼。于是便明确一点,我不会选择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育我的孩子们懂得谦让和奉献,更不会鼓励或强迫他们模仿孔融在家里大让小、小让大。
因为相比于成为别人口中小小年纪就懂事懂谦让的好孩子,我更希望他们能先“自私”一点儿。
这里的“自私”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指:正面内心的合理需求且敢于表达,永远不要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别拿孔融让梨的故事
来培养虚伪的小孩
孔融真的想让吗?
4岁,作为一个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我想答案是不。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物权意识。和小伙伴争抢东西,把“这是我的”挂在嘴边,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一盘梨子放在面前,伸手去拿长得最大最漂亮的那一个,这是非常自然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该如此,如果孩子不拿,大概率是他不感兴趣不想吃。
向往美好,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往大里说,这就是每个人的天性。作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尊重这种天性。
如果孩子选择了最大最好的那一个梨子,建议家长不要做两件事:
❌责怪孩子不懂事、小气。
想要更好的只不过是正常需求,孩子又有什么错呢?无私、奉献、谦让、慷慨,这些大爱之词听起来好听,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太虚无缥缈、太难做到了。
❌强迫孩子分享、谦让。
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孩子妥协了,是因为他突然悟透了孔融的谦让之道?NONONO,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拗不过家长,或者想成为家长口中的好孩子,用委屈自己来换取爸妈的表扬和夸奖。
兄恭弟谦、不争不抢、其乐融融,这“懂事有礼”的背后又有多少虚伪作秀的成分?
用孔融让梨的故事鼓励孩子忽略内心的需求去迎合他人,是在暗示孩子“我不值得最好的”,长此以往,就是在磨灭孩子的自尊自信,夸张一点说,是在培养讨好型人格。
而且,习惯于把分享谦让等同于牺牲奉献,还很容易落入自我感动的圈套,比如“作为哥哥,我从小就让着你,玩具给你先玩,好吃的让你先吃,你怎么不知道感激回报?”
照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这一课要放在分享前面
当然,这并不是说鼓励家长们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鼓励孩子尊重自己的需求,先顾及自己的感受。
无论何时,自己都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的玩具不想让别人玩,就要勇敢大声表达出来,没有必要因为讨好他人委屈自己,大方承认自己的需求并不可耻。
举个栗子:
弟弟抢属于哥哥的玩具,作为哥哥你可以让弟弟先玩,但如果你不愿意、心里觉得委屈,则有权力拒绝弟弟。妈妈不会因为你比弟弟年长就强迫你事事忍让。
第二、分享的意义在于双倍快乐,鼓励孩子主动分享
鼓励孩子分享,但不强迫。分享的意义更多在于让自己开心,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
举个栗子:
吃到好吃的糖、玩到好玩的玩具,想让弟弟也感受到相同的快乐,把一个人的快乐变成双倍的快乐,这是分享的意义,分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妈妈鼓励你这么做。
第三、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明确界限。
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孩子明确界限:自己的东西有权利决定是否分享,而公共的东西不能独占,耍赖撒泼打滚也不管用。
例如幼儿园里的公共玩具,小区游乐区域的公共设施,当孩子耍赖想要多拿多占的时候,应该正确教育引导,比如直接跟孩子说明这个东西是属于大家的,我们没有权力霸占。
平常家长也可以以身作则多多示范分享行为,孩子愿意分享时要多表扬给予正面回馈。
举个栗子:
你自己的玩具,你有权决定愿不愿意给别的小伙伴玩,妈妈鼓励你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或交换,如果你不愿意也没关系。幼儿园的玩具属于大家,每个小朋友都可以玩,我们不能一个人霸占。
总结一句话:鼓励孩子分享、尊重自身需求、不要强迫“让梨”。
这才是积极、健康的引导方式。
end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3年10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