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起诉怎么进行?

更新时间:2024-04-11 23:21:36作者:佚名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起诉怎么进行?

一、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起诉怎么进行?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起诉可以携带本人的身份证件材料,还有就是相对应的一些证据材料以及民事起诉状到人民法院去提交立案。因用人单位不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的,应该是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而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如果不服仲裁裁决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必备内容具体包括: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合同中一般应当明确记载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及劳动合同的起止日期、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资金额、发放工资时间、劳动纪律、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

其他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是什么?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签证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必须要履行的一项义务,如果说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经过劳动者的要求,人家不签订的,那么劳动者首先是可以提出劳动仲裁,在劳动仲裁裁决不满意的情况之下,还可以提出劳动诉讼。

为您推荐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起诉怎么进行?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起诉可以携带本人的身份证件材料,还有就是相对应的一些证据材料以及民事起诉状到人民法院去提交立案。之后就是由人民法院对此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会通知相关的人员参加诉讼开庭活动。

2024-04-11 23:21

职工劳动合同书怎么写? 职工劳动合同书怎么写模板

职工劳动合同书拟定需要明确甲乙双方的基本信息,甲方公司的名称、法人代表等等,正文中的内容一般会明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薪酬待遇以及工作岗位、内容等等,违约的条款是加上去,还有其他的双方协商的条款都可以写

2024-04-11 23:21

监护人被监护人的财产可以混同吗

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财产是不可以混同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35条中也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监护人是不能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除非是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的财产也跟被监护人无关,但监护

2024-04-11 23:21

多个被告诉讼费如何承担(多个原告诉讼费缴纳)

诉讼的费用一般是由败诉的一方来全部承担,是多个被告败诉的就需要根据诉讼的标的额来确定各自该承担的诉讼的费用。经过一审的判决后,当事人对于法院的判决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024-04-11 23:20

纳税人偷逃税款罚款如何计算 纳税人偷逃税款罚款如何计算的

偷逃税款的罚款标准是按照纳税义务人偷逃税款的50%以上到5倍以下计算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偷逃税款的违法情节,自行确定罚款标准,而且,偷逃税款一般还会产生滞纳金,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刑

2024-04-11 23:20

欠缴税款处罚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对于欠缴税款的处罚标准是,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义务人欠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按照纳税义务人欠缴税款的50%以上至5倍以下进行罚款,如果纳税义务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的处罚,欠缴税款在5万元以上并且达到应纳税额

2024-04-11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