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造,能成为创新奇智的王牌吗?

更新时间:2024-04-03 04:52:16作者:橙橘网

AI+制造,能成为创新奇智的王牌吗?



3月28日,创新奇智(2121.HK)公布了2023年度业绩报告。

根据报告显示,创新奇智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7.51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率达33.6%,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个百分点。但依旧亏损,经调整后净亏损1.54亿元,经调净亏损率为8.8%。

这个成立于2018年的人工智能企业,在2022年1月27日正式登陆港交所。除了扎根于人工智能和AI赛道以外,创新奇智最为外界所知的是其由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投资孵化。而且,2020年年底,被青岛市即墨区引进落地,是山东首家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也被称为青岛的“AI第一股”。

尽管背靠李开复和创新工场,但与大多数AI企业一样,创新奇智也处于常年亏损的状态。上市以开盘价计算,创新奇智市值曾超140亿港元。从股价走向来看,资本对创新奇智似乎不太看好。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创新奇智发行价定为26.3港元/股,截至当天收盘已经下跌25.48%。时间到了今年,创新奇智的估值与上市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截至3月28日收盘,创新奇智市值为41.47亿港元。

放缓的营收增速和间断收窄的亏损

看向2023年创新奇智的最新财报之前,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创新奇智的亏损净额分别达到7117万元、2.48亿元、3.61亿元,亏损额逐年上升。

对应的收入为,2018年、2019年、2020年,创新奇智的收入分别为3720万元、2.29亿元、4.62亿元。



(数据猿制图,数据来源于财报)

而在上市之后,创新奇智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61亿元、15.58亿元,增幅分别为86%、81%。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亏损也在逐渐收窄。2022年创新奇智经调整净亏损1.38亿元,同比下降2.4%,经调整净亏损率为8.9%

再看向2023年的营收和亏损数据,创新奇智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7.51亿元,同比增长12.4%,经调整后净亏损1.54亿元,经调净亏损率为8.8%。



(数据猿制图,数据来源于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奇智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116%。

此外,从收入具体看向其业务,按产品和服务划分,2023年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业务(即软件及硬件集成解决方案销售)给创新奇智贡献了16.3亿元营收,占比总营收93.2%,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即软件解决方案销售)营收1.2亿元,占比总营收6.8%。

而按客户类型划分,系统集成商给创新奇智贡献了9.6亿元营收,来自终端用户的营收7.9亿元。制造业领域的营收占比67.2%、金融服务领域和其他行业的营收占比分别是22.9%和9.9%。

众所周知,AI赛道是一个投入非常巨大的赛道,和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企业一样,创新奇智亏损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对比商汤科技,财报显示,2023年营收 34.06 亿人民币,同比下降 10.57%,净亏损 64.40 亿同比下降 6.54%,营收利润双降。从 2018 年到 2023 年,商汤累计净亏已经超过了500 亿元。

为了减少亏损,可以通过财报看到,创新奇智持续改善经营杠杆,2023年的经调整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对比2022年均有下降。

具体来看,2021年,创新奇智的研发投入为3.28亿元,同比增长80.5%,占总营收的比重约38%。

而创新奇智2022年的研发支出为4.16亿元,同比增加27%;但是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021年38.1%降至2022年的26.7%。到了2023年,创新奇智的研发费用达到4.50 亿元,同比增加8.0%;但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继续降低约26%。



(数据猿制图,数据来源于财报)

此外,根据2023年财报显示,创新奇智加强了现金流管理,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大幅改善40.7%。

能否迎来“AI+制造”的新时代?

创新奇智创立时,在 “AI四小龙”们普遍将目光聚焦在智慧安防和智慧城市上,而创新奇智将目光锁定AI to B,并重点聚焦“AI+制造”领域。

在其业绩公告中,“AI+制造”业务板块是体现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数据。

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创新奇智在“AI+制造”业务板块的收入达到了11.76亿元,同比增长24.1%,占整体营收比例进一步提升至67.2%,同比大幅提升6.3个百分点。

而从“AI+制造”具体收入构成看,创新奇智2023年来自汽车装备营收为3.93亿元,占比为22.5%;来自3C高科技营收为1.35亿元,占比为7.8%;来自OLED面板半导体制造营收为1.23亿元,占比为7%;来自钢铁冶金营收为6527万元,占比为3.7%;来自能源电力营收为7044万元,占比为4%;来自工程及建筑营收为1.06亿元,占比为6%;来自食品饮料&新材料营收为1.41亿元,占比为8%;来自智造实训营收为1.06亿元,占比为6%。



(数据猿制图,数据来源于财报)

在此前创新奇智的CTO张发恩看来,“当前‘AI+制造’仍处于石器时代。”为此,他认为,创新奇智的业务增长具有很强的韧性。他曾表示,当前制造业实现AI升级的公司占比不到10%,这意味着有90%的公司的升级市场还有待开发。

但是“AI+制造”属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领域。“AI+制造”这个行业以B端方案为核心,这种类型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难题就是回报周期长,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升级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而且竞争激烈。

创新奇智首席营收官(CRO)何涛在公开演讲时也表示,首先,工业整体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虽然我们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整体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其次,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此外,发展环境的优化也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于是,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快速崛起,制造业迎来了一场全方位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贯穿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

何涛对此称:“在AI时代,制造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不断地在各个智能制造场景中应用AI的创新技术,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以满足需求预测、供应链优化、创成式设计、数字孪生、智能决策、产品质检等多方面的要求”。

于是,2023年9月,创新奇智在其发布的拥有超150亿参数量的工业大模型AInno-15B基础上,继续加码AI大模型。当下创新奇智推出的“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走向落地,研发节奏也正在加快。按照创新奇智的规划,将沿着平台既定“三阶段”战略,全力向前迈进。

AI大模型的“风口”来了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AI创新中心。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来高速发展期。

但目前大模型赛道中大多数玩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创新奇智也不例外。

去年9月份,创新奇智举办了“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产品矩阵发布会,集中发布拥有150+亿参数量的工业大模型(AInno-15B)、大模型服务引擎以及三款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应用产品 — “奇智明达 ChatRobot”生成式工业机器人任务编排应用、“奇智明数 ChatBl”生成式企业私域数据分析应用、 “奇智明睿 ChatDoc”生成式企业私域知识问答应用。

财报中提到,其持续加大投入研发“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强化在底层的算法、模型闭环、平台工程、场景落地等方面的能力,研发奇智孔明AInnoGC 2.0,打造自主可控的大模型技术产品体系。

但与此同时,财报中并未披露大模型落地相关的数据。仅有专利数据显示,根据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统计,近三年全球公司在中国申请并公开的AI工业视觉发明专利数据,创新奇智名列第19名,而在中国AI大模型企业发明专利中排行为35名。

尽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无疑是一条高确定性和高景气度的发展主线。但对于创新奇智而言,如何抓住AI,让制造业成为AI赋予下的新产业,还将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此外,在企业内部变动上,今年2月份,创新奇智发布公告,披露了多名高管的变动情况。

其中,职工代表监事聂明铭、联席公司秘书兼首席财务官肖磊辞职,由高凌燕接任职工代表监事,吕虹燏接任联席公司秘书,余瑾成为新的首席财务官。另一位联席公司秘书关秀妍仍继续担任。

根据公司执行董事、CEO徐辉曾在2022年业绩沟通会上表示,有望在2024年如期兑现上市时承诺的扭亏为盈。

因此,对创新奇智而言,今年将是极其重要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