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曲曲弯弯的图们江水,会通向中俄朝合作的未来吗?

更新时间:2024-05-19 17:29:41作者:橙橘网

一周军评:曲曲弯弯的图们江水,会通向中俄朝合作的未来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一位外国领导人,他的访华似乎已不是“新鲜事”。本周,普京开启第22次访华(包括来华出席国际活动)之行,尽管有分量极重的中俄《联合声明》,但从2022年持续至今的俄乌冲突——特别是近期的哈尔科夫攻势,仍是普京在面对中外媒体时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关心时事的中国民众来说,俄乌冲突会以怎样的形式、在多长时间内结束,又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引发无数争论的话题。网络上一句“又怕普京苦,又怕普京进基辅”的调侃,虽然带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味道,但足以折射出国人对于中俄关系的复杂看法;特别是关于中俄两个大国的关系,俄罗斯的“话语权份额”/“统战价值”是否会因为战场上的得利而改变。

>


看着他们从2022年基辅城外的丢盔弃甲,到2024年把缴获的北约车辆拉回家庆祝,很难说中国人更希望俄罗斯处于哪个状态下。

自5月10日俄军在俄乌边境哈尔科夫地区发动攻势以来,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朋友,都担心俄军会不会在普京访华期间进一步“下注”、乃至“没活硬整”——考虑到俄乌冲突以来俄方诸多不能以常理度之的操作,我们的这种担心也不算毫无来由。还好,“普京在哈尔滨访问哈工大并谈及哈尔科夫攻势”最终只是一则相对平淡的新闻,“我们目前没有占领哈尔科夫市的计划,这次攻势旨在建立一个保护俄边境地区免受乌军袭击的‘安全区’”。

普京访华期间对战事的这番降调表态,虽然有战场客观现实的因素,但也许也可以视为对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的充分理解与积极回应。从“一家人就要齐齐整整”的新一届俄政府高官陪同访华阵容,到5月16日发布的长达上万字的《联合声明》,俄方在“形势比人强”的新时代格局下,尽可能显示出了愿与中方发展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诚意。

>

俄政府机队齐聚北京的场面,甚至让网民笑称,“乌军伙同天兵逼近莫斯科,俄政府全体出逃流亡北京”。

《联合声明》涉及军事的段落开头如是说,“双方高兴地指出,两国在高水平战略互信基础上稳步开展防务合作,有效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笔者查阅了过往类似文件,一方“高兴地指出/看到”的表述相对常见,“双方高兴地指出”则非常少见;因此,在此基础上,“扩大联合演训活动规模,定期组织海上、空中联合巡航”,都是很容易想象得到的场面;而“进一步深化军事互信与协作、加强双边及多边框架下协调与合作”,则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今年3月26日上午,日本航空自卫队发现中国空军一架无侦7无人侦察机在东朝鲜湾以东海面上空飞行,但该机并非从对马海峡飞来,而是从我国境内起飞后飞越俄罗斯领空再飞到海上的,在该机出动前后,日方并未发现我军或俄军其他军舰/军机在这一区域的动向,说明这并非一场联合演习的一部分,而是一次单独活动。相信这种“借用领空”的常态化,正是两国深化军事互信与协作的体现。

>

通过日方公布航线,简单以其延长线判断,无侦7进出海时位置均在俄罗斯领空。

而“多边框架下协调与合作”,则要从《联合声明》第三部分“推动务实合作”里颇受舆论关注的一句——“双方将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说起。作为“键政圈”里的“年经话题”之一,“图们江出海口”在笔者看来,早就成了部分南方网友远比东北人民更为热衷的议题。这次《联合声明》后,网上甚至还出现了“东北终于要有出海口了”这种完全不把辽宁当做东北一部分的笑谈。

但作为一个引子,围绕“图们江出海口”的建设性对话,的确是一个颇为难得的、中俄朝三方缺一不可的、其现实难度也使得对话足够持久的场合。尽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看来,中俄朝三国早已属于同一“邪恶阵营”,但长期关注东北亚局势的人都不难发现,中俄朝关系更多是以一种“三个双边关系”的形式存在,而且各国对于缺席另一组双边关系都有着明面上充分的理由:

中俄大型联合军演及海、空战略联合巡航——朝鲜受国力军力所限,无法参与; 俄朝在乌克兰问题上统一立场和频繁互动——与中国的相应立场态度有所差异; “中朝友好年”纪念活动与合法商贸来往——俄罗斯对朝鲜的文化影响力、自身经济实力都无法与中国相比;


笔者非常喜欢这组徽章——不是因为外形多好看,而是因为它完美诠释了中俄朝关系目前“只有双边、没有三边”的现状。

尽管“三个双边关系”的形成,是冷战后东北亚政治环境剧变的产物,但这种情况持续至今,已经不利于继续保持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的和平稳定,甚至容易在中俄朝内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因此,以“图们江出海口”作为三国建设性对话的起始平台,确实恰逢其时。相比中俄在半岛问题上“推动朝鲜及其他有关国家在相互尊重和兼顾彼此安全关切的原则上重启谈判进程”,其操作性和可控性也要大很多。

毕竟就在《联合声明》中,中俄双方明确反对“美国通过扩大军事力量和拼凑军事集团改变东北亚地区力量平衡的霸权行径”,反对“美国及其盟友在军事领域的威慑行径、挑动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抗及可能引发的武装冲突而加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在这种指名道姓的态度下,美国及其仆从国只会选择继续对抗下去。


5月16日,美军F-22战斗机从韩国群山空军基地起飞,与韩国空军F-35A进行机动对抗。美军刻意选择出动F-22来到朝鲜半岛,明显有打“政治牌”的意味。

那么,军事合作会成为引领中俄朝建设三边关系的领头雁吗?尽管俄罗斯前任国防部长绍伊古在2023年访问朝鲜时,曾提议举行中俄朝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但一方面中国外交部当时即以“不了解”回应,另一方面在中俄《联合声明》明确反对“美国拼凑军事集团的霸权行径”的当下,也不宜采取授人以柄的方式贸然行事。

从实际利益来看,即使是在目前“三个双边关系”模式下,中俄朝仍然能够各取所需:中俄在直面日韩、特别是驻日韩美军方向上的联合巡航,事实上减轻了朝鲜受到的军事压力;朝鲜提供的武器弹药,为俄罗斯顶过了战场上的艰难时刻,让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仍能站稳既有立场;而在朝鲜不断扩大的军工生产战线上,“血盟之手”依然随处可见……



一位相关行业资深从业者的评价:“这码打的,这些工业机器人的股票代码都快看出来了”。

无论是发展三边关系还是双边关系,相比更为敏感的军事领域,以其他领域作为带动牵引,往往是更为实际的做法。即使因为两国都饱受制裁、导致相对来说顾忌较少的朝俄关系,在2023年的一轮高级军官代表团互访之后,2024年的互访也以科技、教育和旅游领域为主。普京此次访华行程中,同样将与军事相关内容降到最低——如果说访问“国防七子”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也算“涉军”的话。

此次访问哈工大,是继2002年访华时访问北京大学之后,普京时隔22年再次访问中国高校。对于了解该校历史的人来说,不难理解普京此行主要看中的是哈工大深厚的“俄罗斯背景”:1920年以“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之名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有20年的俄语授课史,直到1950年6月7日苏联政府向我国移交中长铁路,将哈工大的管理权一并移交给人民政府,才开启了汉语授课的时代,这一天也被定为校庆日。


担任新中国时期哈工大首任校长的,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冯仲云将军。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蜜月期”和上世纪90年代的“双引工程”期间,哈工大的发展壮大都与苏联/俄罗斯有着密切关系,时至今日仍与俄罗斯之间保持着人才交流。而除了这份历史渊源之外,普京来到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并参观哈工大,其重点更多是落在中俄在贸易、能源、教育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对于我们来说,自然更关注这些领域是否包含军工内容。

笔者注意到,就在普京访问哈工大的前一天,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建国到哈工大走访,听取航空发动机相关技术科研情况,并对双方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合力开展科研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提出了希望。而就在普京抵达北京的前一天,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伏尔加联邦管区的一部分)总理纳扎罗夫,率领来自40多家当地企业的代表团到访辽宁,其中就包括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公司(UEC)旗下的乌法发动机工业协会。


乌法发动机工业协会厂房内,固定在铸造模型上的蜂蜡叶片。

相信军迷们对“乌法”这个名字不会陌生,这个明年就将迎来建厂百年纪念的老牌航发厂家,长期为俄罗斯主力战机使用的AL-31F/41F系列发动机生产主要部件,与中国空军和航发系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早在2011年,作为中国航发首屈一指的科研和生产基地所在地,沈阳市就与乌法市(该市也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首府)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今天,不仅来自沈阳的“太行”系列涡扇发动机早已配装在人民空军的各大主力机型上,全国其他航发基地也是捷报频传,相比20年前,中俄航发科研生产能力的差距已经显著缩小。普京在哈工大与师生互动时也承认,“因为离开了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帮助,俄罗斯在现有航发/燃气轮机研发上后劲有所不足”。但要想在航发领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借助中俄全面深化务实合作的东风,将俄罗斯的一些长期秘而不传的“绝活”学到手,仍然很有必要。

而与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代表团访问沈阳同步,由该州州长齐布利斯基率领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代表团也访问了大连。如果说前者的“军工头牌”是乌法发动机工业协会,那么后者的“军工双璧”,自然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和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苏/俄核潜艇的摇篮。而大连造船基地作为中国前两艘航母的诞生地,未来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拓展时,同样不排斥先行者们带来的经验。



在韩国多家造船厂宁可面对订单积压,也不愿在制裁指挥棒前与俄罗斯继续合作的当下,虽然凋敝、但仍有其“绝活”的俄罗斯造船工业,寻求与中国更广泛的合作成为必然之举。

从全局高度看,普京率团访问哈尔滨,与俄罗斯两个地方代表团访问沈阳、大连的行程,显然是经过中俄双方统筹安排的。虽然在中俄《联合声明》中,围绕工业方向的合作,被分别列入民用核能、民用航空制造、信息通信技术和航天等领域,并没有体现出太多军工特点;但以东北三大核心军事工业城市(长春:?)作为俄方高级代表团访问地,以中俄合作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态度已经非常显著。难怪很多朋友都开玩笑说:“东北这次如果真的成功振兴,要是泽连斯基不来,这庆功会没人动筷子!”

最后一提:作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以及载入《联合国宪章》的战后世界秩序,反对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战历史的一部分,中俄双方计划于2025年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俄罗斯自然会在明年5月9日举行一次从内到外都比近几年更像样的红场阅兵——除了届时大概率在任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没有军装穿之外;相比之下,我国是否会在2015年“9·3阅兵”后,时隔10年再次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阅兵也十分引人关注。


由于届时距离上一次大阅兵已经过去6年,近年来列装的“新八轮”轮式战车车族、新型高超声速中远程导弹、运20B大型运输机以及各类无人装备等先进武器都具备了受阅条件。

当然,大家也无需为这个问题操心,官方必然会适时做出回应。无论明年是否会再举行一次“9·3”阅兵,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是应该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