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警告不要在乌克兰建训练基地:会牵连北约
2024-05-22
更新时间:2024-05-22 02:43:27作者:橙橘网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霸榜一国首富14年,他们却神秘到连名字都会被人写错,家族成员一再强调是不是首富无所谓,重要的是低调做人。
但他们每年所赚利润,却可消除一国的绝对贫困,掌控着一国多个产业,让很多国人都离不开他们。
印尼首富两兄弟的心思,不一般。
“好烦,当首富太没劲了!”
当福布斯披露2022年印尼富豪榜,黄惠祥、黄惠忠两兄弟以477亿美元身价蝉联印尼首富长达14年,远远甩开其他印尼富豪们,以及华人巨富李嘉诚(360亿美元),黄惠祥却觉得没意思了。
放眼印尼几大之“最”,全是黄家的。
印尼第二大烟草公司针记烟草、印尼最大私有银行中亚银行、印尼最大商场大印尼购物中心,印尼最大在线论坛Kaskus,印尼最大电商平台Blibli等。
黄家的商业触角,遍布印尼的多个产业,让诸多的印尼国人都离不开他们。
非政府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曾直言,仅黄氏兄弟每年赚取的利润,就可以“消除印尼全国的绝对贫困”。
在中国,像这种级别的大佬,通常是路人皆知,他们对外则是高谈阔论。
黄氏兄弟却活成了意外,他们异常低调神秘,极少接受媒体采访,更极少出席公开活动,犹如退隐江湖的“高人”,隐于江湖,却实力不凡。
因行事低调,外界对黄氏兄弟的报道也五花八门,甚至就连事迹都被颠倒不清。弟弟黄惠忠的事迹被颠倒成大哥黄惠祥的,黄惠忠甚至被译成黄惠聪等。
黄氏兄弟的行事风格一贯低调、再低调,也实难让外人对他们熟知。
2013年,印尼最大英文日报《雅加达邮报》,报道了一则黄惠忠参与公开活动的场景:
“他走进央行大楼时,孤身一人,没有秘书,也没有助理,更别说保镖了。他只有一款老旧的黑莓手机,鞋子也是本地产的,十分朴素。”
“他与一些银行家们谈话,结果很长一段时间后,周围的人才知道他是身价85亿美元的印尼首富……”
黄惠忠低调行事的“派头”,完全没有首富光鲜外表的架子,令人吃惊不已。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哥哥黄惠祥亦是如此。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79岁的黄惠祥报名参加桥牌项目比赛,与5名同伴一起披荆斩棘,并代表印尼夺下桥牌混合团体赛铜牌。
赛后的采访,是黄惠祥近些年唯一一次在媒体面前公开露面。
对于家族每年都被评为印尼首富这件事,黄氏家族第三代,黄惠忠长子黄志胜还语出不凡:
“可能是他们把数据搞错了吧!是不是首富无所谓,重要的是低调做人、诚信做事。”
从老一辈经营者,到如今黄氏家族第三代接过集团接力棒,依然继承着父辈低调内敛的品性,低调似乎刻在了黄家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黄惠祥、黄惠忠两兄弟,其实本就是“富二代”,他们一出生便不缺钱。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黄氏兄弟的父亲黄维源,就凭借早年从福建晋江下南洋累积的财富,在印尼当地买下了一家卷烟厂。
此后,黄维源将烟厂更名为针记卷烟厂,并很快凭借超人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将针记香烟销量推向了印尼烟草行业第二。
在印尼众多卷烟厂环境下,黄维源根据当地流传的一个土方子,往烟叶中加入丁香,开发出了一款有缓解胸痛功效的丁香烟。
吸烟竟有缓解胸痛神奇的功效,随着黄维源瞅准这一卖点大力宣传,烟民大老爷们一听,还有这好事,很是买账。
况且黄维源还以玉米皮卷制,降低了成本和售价。
低廉的价格和独特的卖点,让针记香烟顿时备受烟民们的欢迎,销量逐年攀升。
有这样一个生意蒸蒸日上的爹,黄惠祥、黄惠忠两兄弟却并没有因此荒废学业,沾染上其他“富二代”花天酒地的恶习,反而继续一心向学。
他们双双考进印尼著名的蒂博尼哥罗大学,且从小就开始协助父亲参与卷烟厂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实干经验。
但天有不测风云。
1963年一场意外大火,几乎将卷烟厂焚烧殆尽,导致黄维源奋斗大半辈子的产业,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备受打击的黄维源不久后即去世。
家庭重担随之落到了年仅24岁和23岁的黄惠祥、黄惠忠两兄弟身上,年纪轻轻,他们就被迫提前上位,接替父亲的烟厂烂摊子,并立志重建烟厂。
与老父亲相比,两兄弟在商业方面也颇具商业头脑,他们将从老父亲处学来的“差异化经营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们一边斥资从国外购进自动卷烟机,与当时业内普遍采用手工制烟相比,以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使产量大幅增加,进一步摊低了成本。
另一边,他们又为香烟安上了过滤嘴,提高产品档次,生产出了当地第一支有滤嘴的香烟,并将针计香烟远销至美国、日本、荷兰等国际市场。
就这样,在黄氏兄弟带领下,针记烟厂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甚至超越了父亲在世时的规模。
重回巅峰,黄氏兄弟却丝毫不敢松懈,曾经一场火灾让家族备受重创,他们开始意识到:
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走多元化道路,分散经营风险。
后来他们果断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不断扩充产业链,开始了多元化布局,逐渐开拓新的商业版图。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疯狂席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和印尼等多国,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人心惶惶。
在这场亚洲金融风暴中,印尼前首富林绍良旗下的老牌银行中亚银行,陷入大规模挤兑危机。
因金融风暴冲击,民众恐惧的冲向每一个银行网点,抢着将储蓄资金取出,而中亚银行因资不抵债,被印尼政府成立的重组机构以“保护中小储户”为由接管。
如此变故,直接让印尼前首富林绍良痛失中亚银行控制权。
2000年,重整后的中亚银行王者归来迎来上市,两年后,重组机构便将其51%的股权出售给了一家名为法灵多的投资公司。
法灵多公司最初由黄惠祥、黄惠忠兄弟和美国投资公司法拉隆资本共同持股,黄氏兄弟通过阿拉尔卡投资公司持有9.36%的股权,而法拉隆资本持股90.64%。
但后来随着双方控股比例发生变化,黄氏兄弟取得法灵多92.18%的股权,法灵多的控制权随即落入了黄氏兄弟之手。
到2010年,经过多次连串复杂收购,黄氏兄弟成为中亚银行的绝对控股股东,两年后,中亚银行一举成为了黄氏兄弟最大的收入来源。
据《亚洲周刊》2012年发布的“亚洲银行300排行榜”,中亚银行总资产达435亿美元,年利润达12亿美元,在印尼排名第三,是该国最大的私有银行。
除此之外,黄氏兄弟还有诸多“封神之作”。
2004年,针记集团取得大印尼购物中心综合配套项目30年经营权,投资2.42亿美元发展印度尼西亚酒店旧址。
如今该项目已发展为拥有东西两栋相连而成的八层购物城,零售空间达13万平方米,是印尼最大的购物中心,并被视为“东南亚最大的购物广场”。
针记集团还在2010年成立了GDP Ventures风投公司,专注于印尼互联网生态的各个领域,由黄惠忠的二儿子Martin Hartono负责管理。
目前,GDP Venture已投资成立了有印尼淘宝之称的电商平台Blibli;印尼最大的社交网站Kaskus,也在2012年被其收入囊中。
黄氏兄弟一手掌控印尼香烟、私人银行、购物中心和互联网几大领域,并做到行业翘楚,其产业跨度之大、覆盖之广,无不令人惊叹。
中国著名企业家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曾总结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
巨人集团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涉足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的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
多元化经营,往往容易导致企业在各个领域都无法做到精益求精,内部行政管理难度和成本也将加大,因此备受学者们的抨击及企业的规避。
但黄氏兄弟却在多元化发展中,成为了少数的成功者,不仅完成了多元化布局,还在各个领域成为了少数的拔尖者,这在商界实属罕见。
谈起经商经验,大哥黄惠祥曾指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或是优秀的领导者,那么你就应该打桥牌。”
他说,自己在6岁的时候就已接触这项运动,多年后,他认为这是一种决策游戏,有助于自己从商:
“桥牌就像做生意。首先你得到数据和信息,之后进行分析,并作出决定。所以我认为从商、现实生活和桥牌都是一样的。”
哥哥强调打桥牌的重要性,弟弟则强调专业的力量。
黄惠忠经常指派专业人士处理事务,总是任命审计员严密监督着各项商业活动。这与哥哥打桥牌首先得到数据和信息,之后进行分析,并作出决定,相辅相成。
与此同时,黄惠忠还强调了刻苦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你问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那很简单:工作,工作,再工作。”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黄氏兄弟低调与张扬相比,所带来的好处也不少,比如少浮躁、务实埋头实干。
环顾全球,众多企业名字如雷贯耳,背后掌控者却总是隐身聚光灯外,几乎悄无声息,非常低调,也就是人们说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品格。
身处名利场,他们总是把风头留给别人,闷声发大财,踏踏实实的做事,最终造就了一个个传奇。
世界一流跨国企业LG集团会长具本茂,生前就一直十分信奉一个行事准则:行低调、走正道。
简朴、低调、贯穿了LG这位掌门人的一生。
与具本茂一样,黄惠祥、黄惠忠两兄弟,也一直保持低调简朴的作风,他们深居简出,以极端的低调为人著称。
毫无疑问,一个个低调的老板,往往都是眼光超前、心思缜密的人。而只有小鱼小虾,才会浮出水面,真正的大鱼,往往都是深潜海底的。
他们隐于大世,埋头苦干,最终掌控了全球巨额的财富。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