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大吼大叫?

更新时间:2023-12-12 08:31:30作者:橙橘网

为什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大吼大叫?



01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愤怒,不仅仅是被挑战的权威与期望落空的声音,也是对孩子行为的直观反应,更是深藏在内心的无力感和焦虑的外化。

这一切,在李女士和贝贝的故事中,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平常的一个下午,李女士在厨房忙碌,一边为儿子准备晚餐,一边思考着一天的疲惫和工作上的种种不顺。这时,贝贝在客厅玩游戏,声音大得能震动整个房间。

李女士叫他减小声音,但贝贝像是没听见。一番叫嚷后,母子俩的争吵就像爆竹一样爆发了。

贝贝的一句“别烦我!”点燃了李女士所有的不满和累积的怒火。

那一刻,李女士的大脑中充斥着对儿子的失望和对自己教育能力的怀疑,她大声回应,而贝贝的反抗则更加激烈。

这里面其实暗藏着“ABC模型”的影子。A是客观事件——贝贝的不听话,C是情绪反应——李女士的愤怒,而B则是李女士对事件的解读和信念。



实际上,母亲的愤怒并不是直接由贝贝的行为引起的,而是源于她对这一行为的解读: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认为儿子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以及担心儿子未来的道路。

这一系列负面情绪,在贝贝的一句反抗中找到了宣泄出口。母子间的争吵,实际上是对彼此期望的矛盾和对家庭角色的挑战。

贝贝也许只是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尊重,而李女士则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礼貌的人。这种代沟,这种对彼此期望的误解,是许多家庭常见的景象。

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愤怒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它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

所以,李女士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个性,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同时,她也需要学会自我反思,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背后的深层原因。

她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是简单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标签化,而是深入理解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通过对李女士与贝贝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的愤怒往往源于对孩子行为的误解和对自己角色的担忧。理解这一点,是走出愤怒困境的第一步。

因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应该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理解与尊重的伙伴关系。



02

那么,为何我们这些在外界看来理性、克制的成年人,会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变得如此情绪化?

我们得先聊聊那些触发我们情绪的小事。

是的,就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衣服刚洗干净就又脏了,计划好的行程因为孩子的突然情绪崩溃而泡汤,或是那些我们叮嘱过无数次的贵重物品被不小心打碎。

这些事情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像是一颗颗小石头,慢慢填满了我们情绪的容器,直到有一天,最后一颗小石子落下,容器溢出了。

这时,成年人的愤怒就像被按下的按钮,瞬间爆发。

我们说出了那些可能会让自己后悔的话,却忘记了,这种反应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是的,我们都有所谓的“愤怒开关”,但触发它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这些小事,更多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焦虑和无力感。

想一想,我们在大吼之前,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念头。可能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比如“他这样下去会不会变成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也可能是对自己的自责,如“我是不是一个失败的父母?”



这些负面的自我对话,是父母失控的真正原因。

因此,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应该立即开始改变。

而改变,首先要从理解开始。我们需要理解,那些让自己失控的瞬间,并不全是因为眼前的这些小事,而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开始寻找更好的应对方式。

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即将爆发时,可以先深呼吸,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机会。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冲动中做出自己可能会后悔的行为。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写下自己的感受,探索那些触发情绪的深层原因。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也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方法。

最后,改变也需要勇气和耐心。

毕竟,育儿之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接受自己作为父母的不完美,同时也要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记住,每一次的冷静和理解,都是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部分。



03

实际上,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和挑战,

这时,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沟通不仅仅是双方的言语交流。

沟通的艺术在于理解、尊重和包容。面对孩子的不理智行为,我们常常忽视了他们背后的真实情感和需求。孩子的反抗、愤怒或拒绝,很可能是对当前环境或情境的不满。这时,我们应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用大声吼叫来压制孩子的声音。

再者,作为父母,当你感到愤怒和无助时,不妨试着暂退一步,用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也许你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只是他们处理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你的愤怒反应只会加剧问题。



因此,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态度去应对孩子的挑战,将会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和需求都各不相同。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施加自己的意志。

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自我成长,也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最后,我们要意识到,做一个好家长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成为完美的家长,我们都在不断地试错中学习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通过理解和尊重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不断地自我提升,让我们的家庭成为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港湾。

本文标签: 父母  贝贝  误解  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