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最新报告!事关宏观杠杆率、存款保险制度等

更新时间:2023-12-23 00:09:37作者:橙橘网

央行发布最新报告!事关宏观杠杆率、存款保险制度等

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下称《报告》),对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认为,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运行。

宏观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

宏观杠杆率是一国非金融部门债务余额与GDP的比值,是衡量债务融资规模、债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指标,能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但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在超预期冲击扰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报告》认为应合理认识宏观杠杆率回升现象。一是超预期冲击导致实际GDP增速放缓。二是我国物价指数涨幅有所回落,推动宏观杠杆率下降的作用弱化。三是宏观政策实施有力、有度、有效,以可控的债务增量稳住了经济大盘。

与此同时,我国宏观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具体而言,企业部门杠杆率回升,杠杆结构持续优化;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主要经济体,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疫情反复影响居民预期,住户部门杠杆率稳中有降。

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理性有序

《报告》显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呈现“一顺一逆”的格局。经常账户顺差4019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14%,与历史峰值基本持平,与同期GDP之比为2.2%,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110亿美元,与经常账户顺差形成自主平衡格局。整体来看,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理性有序。

首先是直接投资延续净流入格局。《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直接投资顺差305亿美元,双向直接投资总体保持均衡。

其次,证券投资呈现净流出,第四季度净流出规模显著收窄。2022年,我国证券投资逆差2811亿美元,四个季度逆差分别为796亿美元、783亿美元、1040亿美元和193亿美元,短期市场波动形成的证券投资净流出没有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的格局。

此外,其他投资总体均衡。2022年,我国其他投资顺差454亿美元。

同时,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持续保持较高规模。2022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26万亿美元,对外负债6.73万亿美元,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对外净资产2.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为全球第三大净债权国。

《报告》指出,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节奏总体放缓,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但从国内看,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国际收支将更有基础也更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存款保险核心功能进一步发挥

《报告》显示,2015年5月《存款保险条例》施行以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运行平稳有序,防范挤兑、风险约束、早期纠正、市场化处置等功能逐步发挥,在金融安全网中的支柱地位不断提升,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存款保障水平保持高位,中小银行存款占比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3998家投保机构,50万元的存款保险保障水平能次99.3%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得益于较高的保障水平,存款格局总体保持平稳,中小银行存款占比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末,中小银行存款余额128万亿元,比《存款保险条例》出台时增长94%;中小银行存款市场份额51%,提高3个百分点。

做实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核查,发挥风险差别费率的激励约束作用。自2016年存款保险实施风险差别费率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研究完善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加大对童点机构的现场核查力度,切实提高费率水平与风险状况的匹配度。对于投保机构存款非理性定价、公司治理薄弱、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在费率水平上予以相应反映,通过奖优罚劣引导投保机构审慎经营。根据投保机构现场核查情况,2022年共对200多家投保机构的费率进行上调,当前差别费率较好地反映了各家投保机构的真实风险状况。

多方合力推动风险化解,早期纠正成效初显。2017年以来,存款保险依法探索开展早期纠正。2022年从监测核查、风险通报、早期纠正、推动处置、严防反弹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共向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通报风险200余次,通过督促投保机构及时采取补充资本、控制资产增长、控制重大交易授信、降低杠杆率等措施,共计推动91家问题机构风险得到初步化解。同时,存款保险继续发挥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功能,依法参与相关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工作。

推进存款保险宣传常态化,有效防控挤兑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扎实开展存款保险宣传和挤兑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指导金融机构聚焦偏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重点地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2022年,全国各类宣传活动覆盖1.5亿人次、51.2万个行政村和社区,引导24万家营业网点实现存款保险宣传嵌入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了因谣言煽动发生挤兑风险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健

《报告》指出,2022年,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健,参与主体进一步丰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金融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选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典型指标分别构造相关市场压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金融市场压力指数震荡上升,但仍处于相对温和水平。其中,股票市场压力水平先升后降;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市场压力总体下降;债券市场压力年末略有上升;外汇市场压力有所上升。

《报告》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进一步完善基础性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具体包括五大方面,分别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股票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促进票据和黄金等市场健康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

《报告》指出,2022年,银行业切实做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实现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资本充足水平总体稳定,资产质量总体改善,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了平稳有序运行。

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7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04%,增速比上年上升2.05个百分点;负债总额348.00万亿元,同比增长10.38%,增速比上年上升2.65个百分点。其中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分别占银行业总资产的41.19%、13.15%,分别比上年末上升1.04个、0.08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分别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7.52%、13.18%,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52个、0.07个百分点。

存款保持增长,贷款增速趋缓。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3%,增速比上年末上升1.57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9.10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增速比上年末下降0.90个百分点(见图2-2)。从贷款期限看,中长期贷款14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9%,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8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49%。分机构类型看,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人民币存款、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3.31%、13.16%,增速快于其他银行,其他银行同比分别增长10.79%、10.49%。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436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其中包括银行机构3992家、非银机构372家。

从评级结果来看,报告指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

分区域看,绝大多数省份存量风险已压降,区域金融生态持续优化。福建、贵州、江苏、江西、青海、山东、西藏、重庆、上海、浙江10个省区市辖内无高风险银行,另有13个省区市辖内高风险银行维持在个位数水平。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