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放不下名声

更新时间:2024-01-04 08:25:26作者:橙橘网

王石,放不下名声

作者:杨梅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在一众初代地产大佬中,王石这几年的生活无疑是惬意的。

面对这一轮的周期,他不必如杨国强一般奔忙着化债,也无王健林决战IPO的巨大压力。用迷信一点的说法,这种轻松感甚至显现在了面相上,他看似要比他的小老弟王健林还要年轻许多,面皮紧绷光滑许多。眉间没有悬针纹不说,元旦过后的一则视频里他还笑谈自己胖了。

这年头,胖了的地产大亨还真不多。像是孙宏斌、王健林、胡葆森,可都有目共睹的掉了不少磅数。

不过难得能够闲云野鹤般享受人生的王石却并未如另一位幸运儿潘石屹一般,选择从镜头前归隐。整个2023年,王石都在不间断的更新微博和视频号,要么是推广运动、要么是教人戒酒、要么是评论社会热点,隔三差五还会给年轻人灌点心灵鸡汤。似乎,还有点放不下口碑和好感度。

但很遗憾的是,关注者寥寥。以微博为例,每则视频下面的转发和评论,平均仅有五六十。不再奋斗于企业一线的他,已经远离了大众视野的中心。

过去一年,我只听说过他两则消息。一则是他为被员工追打的姚振华仗义执言,称这位过去的老冤家至少没躺平,还值得鼓励;一则是力挺曾经的竞争者杨国强,相信老杨会积极面对困难。

能一笑泯恩仇为曾经的对手发声,足以看出王石的气度。支撑起这份心胸的,恐怕不仅仅是境界,还有如今王石与其再无利益之争。

王石再也不是当年一呼百应的意见领袖了。年逾古稀的他,近乎处于无咎无誉的状态。人们对他的关注和兴趣,似乎只停留在了老夫少妻的情感上,去年七夕节他署名“笨笨”送给田朴珺的一大捧花束,难得让他出圈一次。


开句玩笑话,在我的印象中,这几年的王石似乎只做了这些事:不断在田朴珺的短视频中出出镜;隔三差五为手机或汽车厂商代言;售卖私董会商业课程;以及让嘴硬的田朴珺承认了自己也靠男人。

鲜为人知的是,王石并未闲着。他依旧在创业,并打造了一个“深石系”。“深石系”最初的平台叫做深石管理(深石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王石从万科卸任不到半年就创立了这家公司,占股99%。目前深石管理拥有实控权的公司有25家,如深石发展、深石收购、深石控股、深潜公司(DeepDive)、深石零碳科技等,业务范围涉及体育、碳中和、金融领域。

截止到目前,王石的二度创业有4个比较出圈的项目。第一个是成立于2018年深潜公司。这家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线叫深潜学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石商学院的最初雏形——带领着中国企业家们进行28天的封闭培训,并以赛艇运动为切入口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进行体育和教育课程培训,每人收费39.8万元。不得不感慨一句,有个昂贵的爱好就是好啊,还能变成退休后的老年新事业。

第二个是碳中和社区。这个项目把深圳大梅沙的原万科总部万科中心和一个住宅小区进行爆改,打造成了房子可以自主发电(光伏发电、波能发电)的绿电建筑小区,可集办公、学习、居住、休闲、运动于一体,被命名为“生物圈三号”,目前一期改造后小区绿电占比达85%。根据介绍,王石不仅把这项改造视为一场乌托邦实验,而是作为可商业化运作、复制的模式去探索。

第三个是2022年4月份深石收购准备在港股上市,递交了IPO申请。这是港交所首家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特殊目的并购公司(即SPAC)。这则消息曾引发资本圈侧目,原因在于深石收购的管理层全是江湖大佬。王石任董事长外,CEO由操刀过多家大型国企海外融资案的尔街资深银行家刘二飞担任,CFO由摩根士丹利背景的张天担任,独董则拉来了万科的独董刘姝威等。目前,这次深石收购上市招股书已处失效状态,暂无下文。

第四个是去年的4月份,王石又完成成了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备案登记,通过深石私募基金这个平台正式进军私募基金行业。

总结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石的这些二次创业项目,基本都规模不大,且多为基于自身兴趣,尤其是其在绿色低碳和体育领域的探索。至于再战资本江湖之举,也颇有值得琢磨之处。离开万科后的王石影响力大不如从前。重新与一众大佬联手,颇有一些不服输之意。

客观来说,我眼中的王石算是一位颇具超越性的企业家。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便带领万科在业务上做减法,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且一直对规模保持谨慎态度,堪称人间清醒。

对权力他似乎也不算贪恋,48岁之际便宣布辞去总经理职位。甚至于,万宝之争爆发后,公众对其登山、游学等等不务正业造成公司困境的争议,在我看来也可以有其它解读。某种程度上,创始人的放权,其实更利于企业“造钟”。克服自身掌控欲,意识到企业依靠的是管理和团队,而非强人,这极为难得。

另外,在早期万科股份化改制中,他放弃个人巨额股权的决策,也昭示出此人似乎并不过度在意财富。

一个人不爱权力与金钱,那他在乎什么?至少在王石过去的个人表达中,他反复提及过,自己更在乎的是名声。前两年的公开采访中,他依旧直言“名声到今天也没看透”。

这也是王石的一大特色。根据我的查询,王石大约是中国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热爱虚名的企业家(2007年房天下网站的一篇报道中,他如此直言)。2014年《万科周刊》刊载过一篇王石对无印良品总部员工的演讲文章,里面王石也反复谈到了名利之间他要选择名。

名声对于王石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想必其中包括了公众关注和道德认可。2019年梨视频的一则访谈中,王石谈到他人生的一个至暗时刻,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抛出“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的捐款论后,所引发的舆论风暴。他依旧耿耿于怀。


他一共出版过8本书,其中3本的名字和灵魂有关,2本和道路有关。再鉴于他之前关于根本不喜欢做房地产的说法,似乎他更倾向于在精神上被人认可。

灵魂和精神这个东西,显然无法像企业营业额一样,被迅速看到。甚至,身为一个企业家,他的企业家精神,主要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之所以被高度关注到,最终也还是因为他所站上的舞台。

这或许就是王石再度创业的原因?毕竟,仅仅在微博上发布运动视频,或是送活力四射的太太鲜花,似乎不太安放的下一个两次登上珠峰的灵魂。而王石,把他现如今的二次创业叫做“第三次攀登珠峰”。

当然,这也是无敌的幸运。年过七十,不退反进,其实不仅是靠生命力,还靠运气。毕竟,还有张玉良、胡葆森、许荣茂等一众初代大佬,想退而不能退。

*题图 | 视觉中国

王健林与王传福

雷军,没有惊喜

幸运儿潘石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