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每年开放几次
2024-01-12
更新时间:2024-01-12 12:31:10作者:橙橘网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轻人能不能对父母有耐心一点?
这个话题,经常在网上引起关注,之所以引起关注,因为这是一个共性的话题,很多年轻人看到这个话题的一瞬间,内心是愧疚的,因为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
可是往往愧疚不过几分钟,之后重新面对父母的时候,那种忍不住的愤怒又席卷而来。
公交车一幕,很具有代表性
我很喜欢坐公交车,只是自从成为全职妈妈,坐公交车的机会不错,带着孩子出行,开车的机会多一些。
昨天女儿没有去上学,带着女儿坐公交车出行。
每次坐公交车,都能遇到一些让我深思的情景,这一次也没有失望。
中途一个带着儿子的妈妈上车来,正好坐到我们后面。
上车以后儿子让妈妈给读故事,妈妈温柔地说:“妈妈上车就头晕,晕车,读不起来,你自己看一会好吧?如果你自己看也会觉得头晕,你就闭眼休息。”
简单一句话,可以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妈妈和儿子的相处方式,温和顺畅美好。
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不是散养出来的,背后一定有个很温柔、愿意在孩子身上花时间和精力的妈妈。
之后男孩睡着了,这个妈妈手机响了,她开的外放,我能听到,对方是她的妈妈。
开始语气是好的,没说两句话,这个妈妈的语气语调就变了,变得不耐烦、烦躁、抓狂。
大概是,她的妈妈要进门,但是电子锁打不开,总是忘了按“#”键。
“这个事情很难吗!按完数字,按井号键,门才能打开,你怎么就是不会呢!”
反反复复,几分钟以后,她引导手机另外一方的母亲清除、按键,最后终于打开了门。
这位女士长舒一口气,挂了视频。
刚停了一小会,电话响起来,她的声音又变得很温柔,开始开解对方,一听就是朋友。
前后对比还是很鲜明的,在面对孩子和朋友的时候,她温柔体贴、善于沟通,在面对母亲的时候,她按捺不住、脾气暴躁。
我不觉得她有问题,只是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一种无奈。
面对孩子和朋友时,她是她自己
短暂的行程中,通过几通电话,通过她和儿子的沟通,能够脑补一个家庭剧。
听口音是外来者,不是南京本地人,大概率还是来自农村。
来自生活条件比较艰难的农村,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了原来的生活圈,来到了大城市,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里扎根。
这个时候父母不算老,月末60岁左右,他们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睁开眼就是干活,对城市生活一无所知,初来乍到,什么都得从头学,可是跟孩子不一样,孩子心明眼亮,学什么都快,一个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开始来到城里,是“睁眼瞎”,什么都无所适从,就连门都打不开。
父母内心慌张吗?我想一定是慌张的,没有一点安全感,越是这样就越是笨手笨脚。
当面对孩子和朋友的时候,这些来自农村的人是她们自己,她们通过改头换面,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可是面对父母的时候,她们的所有的努力都成泡影,她们还是那个农村的孩子,她们原形毕露,把原生家庭展现的淋漓尽致,大概也只有这个时候,她们才能不由自主失了分寸,露出来原来的面目。
她们展现的面孔,不是她们自己,只是她们的原生家庭,是父母曾经对待她们的方式和态度罢了。
我不相信她们不爱自己的父母,她们深爱自己的父母,但是往往越是深爱,就越是控制不住,如果不是深爱父母,她不会想着让父母到城里来跟她一起生活。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相处
如果一定要直接讨论这个问题,那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如果要慢慢讨论这个问题,从年轻人的少年时代开始聊起来,那答案就变得很复杂。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深度,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
我现在觉得这个话题没有必要过度关注,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关键还是要看相互之间的相处方式吧。
父母不苟言笑,很少对孩子表现出关心,甚至没有温柔地跟孩子正面沟通过一次,那父母步入老年,子女进入壮年,子女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父母,因为大家都是人,不是神。
但是围观者也不用担心子女不孝顺,就像子女小时候,父母对待他们过于严苛、虽然不苟言笑但是依然深爱是一个道理。
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无非就是这些人童年时候的一面镜子,如果子女行为过火,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会因为自己对父母大喊大叫而感到愧疚。
说到底,还是家庭的问题,没有必要上升到其他层面上,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相处方式。
结语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容易,大学毕业就是散养,他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大城市扎根。
等到他们觉得自己有立足之地了,想着让父母来享几天福,可是童年的经历、原生家庭的缺陷,总是会让事情变了面目。
子女当然要想着父母的不容易,但是与此同时,父母也要多理解子女的困顿和难处,双方短暂的争执不算什么,长久的爱和包容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