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BD首付款总额首超IPO募资额,国内Biotech靠授权交易“回血”能走多远?

更新时间:2024-02-02 22:16:31作者:橙橘网

2023年BD首付款总额首超IPO募资额,国内Biotech靠授权交易“回血”能走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2023年,跨国药企密集“进货”、重磅授权交易频发,也推动了国产创新药企BD首付款总额首超IPO募资金额。

据医药魔方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创新药企业通过项目BD获得的首付款总额达210.21亿元,首次超过IPO渠道募资总额,并且是后者的近两倍。此前2020年,中国创新药IPO募资总额达781.5亿人民币,为BD首付款总额的约13倍。具体而言,2023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共228起,总交易额为2,660.90亿人民币(美元折算),首付款总额达210.21亿人民币,同年15家新上市创新药公司IPO共募资111.2亿人民币,一级市场(含IPO前战略投资)Biotech融资总额约310亿人民币。

从数据来看,有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由于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低迷造成了一级融资市场的不景气,创新药市场进入“资本寒冬”。而一级市场走出寒冬依赖于证券二级市场可持续的复苏和交易价格的稳定,尽管当下的资本“寒冬” 解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但2023年-2024年在产业并购方面的可能性会比以往年度增加。

“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受到国际经济景气周期、地缘政治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影响较大,所以出现IPO融资窗口的机会时,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准备在2023年或者近年上市的医药创新企业,应当积极做好上市准备包括财务和法律方面,在上市窗口期来临时争取快速上市。”上述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应当观察目标公司研发管线的相关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临床试验表现或审批情况,跨国药企最近收购主要创新企业的管线或者企业的技术方向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从市场整体表现趋势看,先进疗法,特别是细胞和基因疗法的管线发展前景要比传统的小分子管线更具吸引力,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BD交易掀浪潮

2023年,特别是在年末,大型跨国药企频繁收购Biotech企业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自2023年12月26日以来截至2024年1月9日,在短短15天内,全球医药市场已至少出现5笔大型并购案例,涉及阿斯利康、诺华、默沙东、强生、葛兰素史克(GSK)等全球龙头药企。

仅仅在2024年第一周就出现了多家跨国药企与国内本土创新药企的合作案例。例如,阿斯利康宣布与安锐生物达成独家选择权和全球许可协议,开发并商业化一款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L858R突变的新型变构抑制剂,作为治疗晚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新疗法;罗氏制药宣布与苏州宜联生物已达成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YL211(c-MET ADC),用于治疗实体瘤;苏州瑞博生物及瑞博国际研发中心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携手合作,宣布将共同开发治疗非酒精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NASH/MASH)的小核酸创新疗法等;百利天恒也宣布,EGFR/HER3 ADC新药BL-B01D1的中国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BMS),后者支付8亿美元预付款,5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以及71亿美元里程碑金额,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BL-B01D1是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而此次交易的首付款则刷新了近年来跨境BD交易“首付”纪录。

另据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以中国(含港澳台)公司或科研机构为转让方的BD交易:受让数量TOP10大多为国内外Big pharma,跨国MNC如阿斯利康、GSK、BioNTech,国内头部药企如华东医药、华润生物、健康元等;转让数量TOP10中则有7家是2016年~2020年成立的Biotech。2023年,更Biotech参与到产业交易之中,转让数量TOP10中有4家Biotech:和铂医药、迈威生物、映恩生物和宜联生物,都是就自身管线或产品开展交易。

谈及这一市场现状,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生物医药的产业环境遇冷、上市环境趋严、投融资环境日益严峻等多重作用传导下,生物医药企业的IPO数量收缩、节奏放缓,这导致企业的退出机制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当前核心产品尚未商业化、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Biotech遭遇着复杂的生存考验,投资方也面临着巨大的退出压力,尤其是早期介入的资本。

“而近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接连发生的交易事件说明,资本寒潮中资金链充裕的跨国药企更是屡屡出手。在与自身发展战略契合的基础上,跨国药企精细评估Biotech的管线资产以及创新价值之后,与目标企业达成合作从而完善产业布局。对于Biotech来说,在目前行业环境下被大型跨国药企看重,可以说是突围生存困境的新选择。跨国药企具备成熟的药物开发和商业化经验,后续Biotech可以借助跨国药企的资源去继续推进优化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工作。”毛化说。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

创新药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再到临床试验及商业化上市,本就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外部经济环境与资本市场理性回归等因素影响,创新药企业的回报率备受关注。

也是在进行BD交易后,使得部分Biotech企业实现了业绩转亏为盈。在2023年,和铂医药就屡次实现授权交易,为公司业绩造血。例如,2023年12月15日,和铂医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苏州)有限公司 (简称“诺纳生物”)与辉瑞刚刚完成收购的Seagen已就间皮ADC药物HBM9033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订立许可协议。根据协议,诺纳生物将获得53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付款,及最高达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特许权使用费。

和铂医药认为成功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通过运营优化改善了成本控制,以及包括巴托利单抗和HBM7008在内的Harbour Therapeutics创新产品的授权与合作,为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与全球制药公司持续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与辉瑞/Seagen合作开发及商业化HBM9033等。

对此,和铂医药创始人王劲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非常欣慰有这么一个延伸,增强了这个产品合作以后的价值潜力和机制。此次HBM9033,即间皮素(MSLN)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海,不仅对公司现金流有正面影响,有利于加快资金回流,同时也增强了公司继续深耕前沿创新的信心。”

上述分析师也指出,这样的盈利模式也是由于市场规则变了,不得不盈利所致。中国医药市场从前些年的充满财富故事的激进发展、大量生物科技公司估值过高出现泡沫,到如今这种发展模式破产、融资受阻、现金流困难后,企业不得不压缩成本、优化管线、变卖部分资产、将部分权益License-out以提前变现,否则将无法度过寒冬,更遑论在新的规则下立足并继续发展。

“不过,虽然盈利,但盈利质量和可持续性仍明显不足,和铂医药的盈利主要是由于在研药物License-out给跨国药企。”上述分析师说,持续创新仍是医药市场的发力点和核心竞争力,在变局下看到很多企业也在聚焦创新,包括加大创新管线开发投入、开发差异化技术路径产品、引进创新人才、结合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此外,广阔的海外市场也是国内企业应对当下环境不确定性的选择,比如Biotech实现License-out,与大型医药企业合作,可以优势互补,获得一定现金流,集中资源推进管线。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的提升,资源的有效组合优化以及经营质量的改善是医药公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除此之外,在不断变化的医药环境中,企业需要平衡投入与盈利回报,需要谨慎的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和坚定的承诺,以实现长期的正向收益。在投入方面,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包括明智的资金分配和多元化的研发项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以应对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本文标签: 医药  融资  国药  首付款  ipo  授权交易  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