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AI不断升级,我们还需要阅读和写作吗?

更新时间:2024-02-27 04:20:41作者:橙橘网

开学第一课|AI不断升级,我们还需要阅读和写作吗?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十七期(总第787期)

【按】下面是本节课的课堂录音,相较于接下来的课堂简述内容要更丰富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初二第一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讲的是《》,目的是激发同学的思考与想象,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学期,我将开学第一课主题设定为:“AI不断升级,我们还需要阅读和写作吗?”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话题是从上学期讲的一首诗说起,期末阶段因为阅读练习中有一篇关于“茶”的记叙文,所以我就想起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然后,又由此想到了“琴棋书画诗酒花”,忽而又觉得记忆中明代诗人唐伯虎(唐寅)好像写过这样一首诗,但记不确切了。于是课前匆匆忙忙地上网搜了一下,就看到这样一首标注为唐伯虎所写的诗。

琴棋书画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 柴米油盐酱醋茶。

结果呢,等到课下在做课后总结与反思,复盘这节课时,觉得这首诗的味道好像哪里不大对劲儿,不大像古诗,疑心这不是唐伯虎所作。

进一步查证,果然发现了问题。原来这首诗的原型出自袁枚的《随园诗话》。

湖南张少廷尉名璨,字岂石,紫髯伟貌,议论风生,能赤手捕盗。与鲁观察亮侪,俱权奇自喜。题所居云:“南轩北牖又东扉,取次园林待我归。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言可风世。又《戏题》云:“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殊解颐也。又谓人云;“见鬼莫怕,但与之打。”人问:“打败奈何?”曰:“我打败,才同他一样。”——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十二

后来,不知道被哪个现代人改造成前面那个样子。那唐伯虎有没有写过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诗呢?确实是有的。

除夕口占 【明】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天寒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开门七件事 【明】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

前一个是从“古诗文网”找到的,后一个是从“搜韵”找到的。两者文字上略有差异,但主题并无太大不同,可以确定为唐伯虎所写。

我又给学生补充了一个春节联欢晚会时,岳云鹏孙越相声引用了号称是李清照所作的《残花》一诗为例,来说明这种一不小心掉到伪造信息的坑里的事情,经常发生。我曾经就此写过好几篇公众号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

面对大量信息涌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怎么办?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是第一次涉及,在之前的课上,也讨论过与之相关的问题。学生能够知晓其中的两点。

1.要有大量的阅读储备,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才有可能发现问题。

2.要有多个信息源作对比,要倾向选择权威信息源,但又不能唯权威是从,要有自己在逻辑上的思考与判断。

讲完这个内容之后,我抛出来若干关于AI的最新信息。原本我以为最近这些天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涌来的相关信息,学生多少应该知晓一些,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几乎对此闻所未闻。所以,只能做一点儿简单的解释。后续会把相关的介绍文章或者视频发到班级读书群里,供他们阅读观看,丰富与此相关的知识背景。


ChatGPT刚刚出现时,就以其强大的能力令世人震惊,随着版本不断升级,其算力更为强大,所展现的能力也更为惊人。


【图注】截图自Sora生成的一段视频。

Sora,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但OpenAI并未单纯将其视为视频模型,而是作为“世界模拟器”),于2024年2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正式对外发布。

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创建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该模型了解这些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可以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继承了DALL-E 3的画质和遵循指令能力,能理解用户在提示中提出的要求。(注:以上两段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谷歌在Sora发布不久,就发布了Gemini1.5。1.5 Pro 可以一次性处理大量信息,包括 1 小时的视频、11 小时的音频、超过30,000 行代码或超过700,000 个单词的代码库。

这么多如此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还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迭代,那么接下来,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有了这些AI的不断升级,我们还需要阅读和写作吗?

答案无非有三种,需要,不需要以及视情况而定。我虽然让学生做一点儿思考与讨论,但因为他们对我所讲的这个话题背景了解得不够,所以,不太能够在表达观点之外,再说一点儿更为具体的依据或者理由。

最后,我又抛给他们一段话:

1959年,美国邮政局长萨默菲尔德豪气冲天地说:“在人类登月之前,你的邮件将通过制导导弹在几个小时之内从纽约送到加利福尼亚,送到英国,送到印度或澳大利亚。我们将迎来火箭邮件时代。”

几乎所有学生看到这段话之后,都觉得非常可笑。但这种嘲笑,不过是站在今天的视角上看待过去而已。事实上,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几年,人类社会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化,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未来这种科技进步的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很多几十年前曾经被视为“铁饭碗”甚至“金饭碗”的职业,今天已经完全落伍,甚至于被淘汰了。

由此,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随着AI的不断升级,我们还需要阅读和写作吗”,而是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在AI时代,我们还需要学习吗?我们的学习方式需要有怎样的变化?”

互联网上,有很多人在分析这一波AI浪潮,必然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但遗憾的是,据我个人所见,象牙塔内的师生也好,还是象牙塔外的家长也好,绝大多数人都还按部就班,走在每个人都“熟悉”的“老路”上。但这条“熟路”,这条“老路”,未来会通向何方?没人太关心,因为大家只盯着眼前。

可能有人会说,关心了又能怎样呢?现在谁能说得准将来一定会如何呢?当然,未来怎样,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思考与不思考,准备与不准备,一定有本质的差异。


学校新学期展板上的关键词是:“校踞二龙,人求四会”。其中所说的“二龙”,是校址所在地二龙路,“四会”是:“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

我以为,在AI时代,关于“四会”,应该有更新更深入的思考。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标签: 柴米  唐寅  ai  写作  唐伯虎  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