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 这里有完整的故事内容

更新时间:2023-08-03 18:33:46作者:佚名

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 这里有完整的故事内容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

一天,兔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你们好好看着家,把门关好,谁来叫门都别开,等妈妈回来了再开。”

兔妈妈拎着篮子,到地里去了。小兔子们记住妈妈的话,把门关得牢牢的。

过了一会儿,大灰狼来了,他想闯进小兔子的家,可是小兔子把门关得紧紧的,进不去啊!

大灰狼坐在小兔子家门口,眯着眼睛,在想坏主意,突然看见兔妈妈回来了,他连忙跑到一棵大树后面躲起来。

兔妈妈走到家门口,推了推门,门关得紧紧的,就一边敲门,一边唱:

“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妈妈要进来。”

小兔子一听是妈妈的声音,一齐叫起来:

“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他们给妈妈开门,抢着帮妈妈拎篮子。嗬,妈妈拔了这么多红萝卜!

兔妈妈亲亲红眼睛,亲亲长耳朵,又亲亲短尾巴,夸他们是好孩子。

那只大灰狼躲在大树后面,偷偷地把兔妈妈唱的歌记住了。他得意地想,这回我有办法了。

第二天,兔妈妈到树林子里去采蘑菇,小兔子们把门关好,等妈妈回来。过了一会儿,大灰狼又来了。他一边敲门,一边捏着鼻子唱:

“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妈妈要进来。”

红眼睛一听,以为妈妈回来了,高兴地叫着:“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

短尾巴也以为妈妈回来了,一边跑,一边说:“快给妈妈开门,快给妈妈开门!”

长耳朵拉住红眼睛和短尾巴说:“不对,不对!这不是妈妈的声音。”

红眼睛和短尾巴往门缝里一看:“不对,不对!不是妈妈,是大灰狼。”小兔子们一齐说: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不回来,

门儿不能开。”

大灰狼着急了说:“我是你们的妈妈,我是你们的妈妈!”

“我们不信,我们不信!要不,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一瞧。”

“好啦,我就把尾巴伸进去,让你们瞧一瞧。”

小兔子把门打开一点儿,大灰狼就把自己的尾巴伸了进来。嘿,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一,二,三,嘭——小兔子一齐使劲,把门关得紧紧的,大灰狼的尾巴给夹住了。

大灰狼疼得哇哇叫:“哎哟,哎哟,疼死我了。放了我,放了我!”

这时候,兔妈妈回来了,她放下篮子,捡起一根木棍,朝大灰狼的脑袋狠狠地打。

大灰狼受不了啦,使劲一挣,把尾巴挣断了。他拖着半截尾巴逃到山里去了。

兔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扔下木棍,拎起篮子,一边敲门,一边唱:

“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妈妈要进来。”

小兔子们听见妈妈的声音,抢着给妈妈开门,抢着帮妈妈拎篮子。嗬,妈妈采来了这么多蘑菇!

本文标签: 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  

为您推荐

韩红基金会怎么加入 韩红基金会加入的方法

1、韩红基金会的申请方式通过官方平台进行会员申请按照上面的操作即可。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的平台进行加入。2、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由韩红女士发起,于2012年5月9日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于2019年8月8日正式获得慈

2023-10-30 10:31

中国的发展历程 发展的过程讲解

1、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2023-10-30 10:31

龙井茶一二三级哪个好(龙井茶叶分一二三级哪个好)

龙井茶的一、二、三级是根据茶叶的外形、质量等因素进行分类的。其中,一级为最好的品质,三级为最一般的品质。一般来讲,一级龙井茶叶的外形完整、色泽翠绿,滋味清香甜润,口感鲜爽,质量较好;二级龙井茶比一级略次,而三级龙井茶则质

2023-10-30 10:04

汉中仙毫功效(汉中仙毫作用)

根据古籍记载,汉中仙毫是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主要包括:1. 清热解毒:汉中仙毫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发热、口疮、痈肿等症状。2. 润肺止咳:汉中仙毫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并能有效缓解干燥咳嗽的症状。3

2023-10-30 10:04

轩尼诗全部种类 轩尼诗分几个等级

轩尼诗是一个品牌,他们的产品种类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轩尼诗酒款:1. 轩尼诗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以芳香浓郁、平衡优雅、口感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 轩尼诗XO:酒龄更长,口感更加

2023-10-30 10:04

南山寿眉茶 南山寿眉茶多少钱一斤

南山寿眉茶是一种产自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南山区的龙井茶。它采用当地特有的寿眉品种为原料,手工精制而成。其早春嫩芽含水分丰富,品质高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浓,香气清雅,口感醇厚。南山寿眉茶具有去疲劳,提神醒脑,降低血脂,防治

2023-10-30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