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峰复盘《追风者》:见历史,见当代,见自己
2024-04-09
更新时间:2024-04-09 23:01:13作者:橙橘网
收官之际,《追风者》爱奇艺热度值破万了。
这是2024年爱奇艺首部热度破万剧。剧集开播以来,呈现出“高开稳走”的姿态。爱奇艺弹幕总互动量破4亿,酷云数据央视实时收视率峰值突破2.5%。云合、骨朵、猫眼、灯塔、德塔文等多个数据榜单,连续多日登顶。
《追风者》是启蒙影业继贺岁剧《假日暖洋洋》系列后在谍战赛道上的落子。这家成立不久的新势力公司,已经靠着几部劲作在市场上打出了不小的名气。
据悉,《北上》《微暗之火》两部重头戏都有望在今年与观众见面。
《追风者》收官之际,《影视独舌》对话总导演姚晓峰。
《追风者》总导演 姚晓峰
姚晓峰是六年前拿到的《追风者》剧本,当时风格还是偏于传奇的谍战剧。
看完剧本后,姚晓峰突发奇想,这个戏有没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打开方式?
后来,他就和编剧对剧本做了一番调整,《追风者》的最初峥嵘随即显现了。
和早年的谍战剧相比,《追风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革命是需要经费的,钱从何处来?
人要填饱肚子才能干活,有钱才能办成事,这在过去的同类剧中少有提及。
红军时期苏区的钨砂贸易,是彼时对外贸易的重头戏。1932年春,苏区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毛泽民兼任总经理。
《追风者》侧写了这一剧情。
“开始是双雄斗法,定了主要演员之后,我就想拍一部小人物成长史,越拍越往这方面走了。最终剪辑的时候,我又重新梳理一遍,用魏若来的独白开场,用他的独白结束,形成逻辑闭环,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成长——他是怎么被乱世裹挟、挣扎生存,艰难选择一条路,最终实现自己目标的。”
姚晓峰说,《追风者》拍的是一个“问道”的过程:我们应不应该有信仰,信仰是什么样子的,应当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信仰?
信仰的抉择过程,在魏若来(王一博 饰)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坚信金融救国,到对三民主义感兴趣,再到对国民党高层绝望,变成坚定的革命者,魏若来转变得艰难而又令人信服。
《追风者》的定位是金融谍战剧。当今的交易大厅是什么样子观众清楚,但民国时期的金融市场究竟是何模样?
开篇一场通商银行股票案,让《追风者》的基调一下子稳住了。
证券交易所里人声鼎沸,股价涨时人人欢腾,暴跌之际倾家荡产,有的人甚至为此上了天台。与今时今日的股民,又有何区别呢?
“类似《追风者》里的操盘手,现实中我认识很多。我自己也炒股票,有经验也有教训。所以对金融不算陌生。”
为了写好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金融大事件,姚晓峰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他不希望摆出过多专业的金融理论,“会赶客”,而是决定用场景再现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带领观众了解近百年前的经济风云。
“我们复原了一个证券交易所,用挂牌的形式展现股票交易。也是准点开盘,准点收盘,完全遵照历史。”
《追风者》里,国民党高层的内斗让人印象深刻。
一边是代表宋先生的沈图南(王阳 饰)奋力救国,一边是捞得盆满钵满的“大姐”。
拍这部戏之前,姚晓峰正巧看了《宋子文传》。原来宋子文和孔祥熙的冲突如此激烈,原来“民国四大家族”之间,相互利益也谈不拢。
如果观众看得仔细,会发现剧中不论是宋先生还是“大姐”,都没有露脸。
大姐以“剪影”的形象,出场了一次,这是摄影的突发奇想;宋先生则是电话里飘着的声音。
上一个类似的,是《北平无战事》里的“建丰同志”。
《追风者》播出后,七宝街的还原程度颇受网友赞誉。
这已经是拆除重建的七宝街了。“其实上一版七宝街就能用了,但我觉得还是不真。我是把谍战剧当现实主义拍的,既然剧中有这么多历史背景,还是要让观众感到真实。”
从江西吉安到上海打拼的魏若来,和如今很多大学毕业前往北上广打工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区别呢?
魏若来住七宝街,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住城中村。
为了方便拍摄,魏若来的房间美术组最初做得比较大。姚晓峰说不行,魏若来是没钱住大房子的,他只能住在阁楼,要有逼仄的感觉,进去一定会碰头。
《追风者》里,“抠细节”的地方还有很多。魏若来去中央银行面试的日子,是1930年12月19日,周五,对应农历是十月三十。
这是剧组的顺手为之,让姚晓峰没想到的是,真的有网友去查了。“还夸摄制组很严谨,网友很有意思,他们给我查了很多东西,多数是对应史实的,当然也免不了有些纰漏。”
《追风者》播出后,姚晓峰调教演员的功力得到了认可。
有人说,王一博呈现了表演生涯中最动人的表演。但或许没有人想到,姚晓峰刚当导演时,曾被演员当众质疑:你懂表演吗?
“我当时就意识到,演员和导演想的不一样,既然人家问了肯定是出了问题。后来我不断琢磨,此时此刻如果我是演员会想什么。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演员演我的戏,大部分都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姚晓峰这次拍戏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顺拍,二是要塑造氛围感。
两个原则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演员更容易沉浸其中。
沉浸了,演员才容易“入戏”。
2022年下半年,《追风者》总制片人张书维把剧本递给了王一博方,没过几天就定下了合作意向。
姚晓峰用“蚌”来形容王一博。外面是坚硬的壳子,里面是柔软的内心。
王一博确定出演后,姚晓峰结合他的形象将魏若来一角进行了再修饰。比如,平时总冷着脸,说话看似很单纯,实则句句切中要害。
“王一博很干净,很容易沉浸到环境之中。我对王一博说,你就演出真实的心理感受。他自己很努力,很快就沉浸进去了。从七宝街到银行再到苏区,经历一定的心理建设过程,角色就在演员身上生长出来了。一旦有了信念感,怎么拍都不会错的。”
王阳是张书维定的。提出要选王阳出演沈图南时,启蒙影业会议室里传出一阵欢呼。
张书维说,公司女生居多,她们一致赞同,沈图南要选王阳。
“王阳对沈图南的理解很到位。沈图南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有信仰,也有妥协,看似身居高位,其实处在夹缝之中,内心满是煎熬与挣扎。本来准备辞职了,南京那边送来了中正剑,后来又送来了一幅字、一片笏板,他顿时感激涕零。这个人身上,有典型的士大夫情节,信奉的是‘士为知己者死’。”
饰演林樵松的张天阳,和姚晓峰是第二次合作。即将播出的《北上》里,两人又合作了第三次。
姚晓峰说,林樵松不是典型的反面角色。《追风者》里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他出身低微,毕业于黄埔,自诩精英,但是因为老师的缘故被军队排挤,来到上海委曲求全。
“他不断奋进,不断失败,到哪儿都没有出头之日,最后还想去江西建立军功。林樵松是一个完全悲剧性的角色。”
虞世清是《追风者》中唯一讲沪语的角色。当初设计时,姚晓峰和其扮演者陆剑民聊的是普通话、上海话夹杂着说。
剪辑时,姚晓峰觉得不舒服,就请来陆剑民,全都换成沪语。没想到效果意外地好,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虞世清代表的是上海本地势力,能摆平上海滩所有事,人物原型是虞洽卿和杜月笙。
互联网时代,网友嗑CP是常态。有的人嗑得比较端正,最喜欢官配,也有的人比较异端,甚至能嗑起伏地魔和林黛玉的组合。
《追风者》里也有些CP,让网友嗑得飞起。比如,魏若来、沈近真(李沁 饰)的革命友谊,魏若来、沈图南的师徒情谊,沈图南和苏辞书(高露饰)的相濡以沫,还有魏若来和牛春苗(兰西雅 饰)的两小无猜。
当然,也有些邪门的CP。比如,林樵松和康爷(姜彤 饰)的CP。
导演表示:这也能嗑?
魏若来和沈图南的师徒情谊,是《追风者》最底层的叙事脉络。它代表了两个阶层、两个年龄男性的思想交锋。师父对徒弟满是欣赏,徒弟对师父始终崇拜。
姚晓峰说,男人之间的情感是很深邃、很复杂的,拍好了也能动人。
《追风者》豆瓣评论区有个高赞长评《<追风者>镜头语言解析》,详细分析了开篇第一个长镜头。
被网友看到,姚晓峰很开心。他是忠实的“长镜头信徒”,别人三分钟就算长镜头了,他动辄七八分钟,拍嗨了有的甚至能到十分钟。
七宝街那组长镜头拍起来很难,场景多、人手杂,再加上是顺拍,演员还没磨合出化学反应,每天只能拍一个镜头。
“七宝街的戏我们原计划拍十来天,但光开篇那几场就拍了一周,七宝街整整拍了一个月,制片组都疯掉了。”
《追风者》第30集,沈图南重伤昏迷,苏辞书前往照看,只带了一本书《资治通鉴》,念的是《卷四十三·汉纪三十五》中孔奋的故事。
“天下未定,士多不修检操,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以为身处脂膏不能自润。”
镜头一转,是行走在江西的魏若来、沈近真。
知乎上,有答主详细分析了这个镜头,并夸赞道:“纵横今古、兄妹殊途,一动一静、一悲一喜、一下坠一跃升、一死水波纹一春山行人,很妙。”
姚晓峰说,这般设计是为了强化沈图南士大夫的性格。一个经常读《资治通鉴》的人,肯定受传统文化熏陶很深。
至于从上海到江西的转场,是他在确认剪辑时的神来之笔。
姚晓峰喜欢在定剪时,一遍遍换音乐,找寻最适合的风格。
沈近真和牛春苗的初遇对峙也很有意思。剧本初稿中,写的本是两人为了魏若来争风吃醋的桥段。
但姚晓峰和张书维觉得,似这般倜傥的女子们,为了一个男人争风吃醋实在不应当。大笔一挥,毅然决然换成了“价高者得”的情节。
总制片人 张书维
“过去我们的谍战戏,除非是女特工,否则形象都比较脸谱化,成不了戏剧枢纽。我还是想拍点不一样的民国女性。”
《追风者》的职场戏,让很多观众直呼看到了自己。职场上,有走“后门”进来的关系户,也有能干事、扛事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的“林樵松”,也有得到了领导赏识、做什么都能被认可的肱骨心腹。
姚晓峰说,他是按照职场剧来拍的。进入职场,年轻人最渴望的是遇到伯乐,愿意培养你的上司是很难得的。
“林樵松和黄从匀是魏若来的两面镜子,都不如意。林樵松是黄埔高材生,碰到康爷天天挨揍。黄从匀誓死为领导效忠,结果不如新来小伙子讨领导喜欢。其实我们还拍了很多其他人的职场戏,考虑到节奏问题多数都删了。”
姚晓峰是凭生活剧在业内打出名气的。但好多人不知道,他其实是民国剧出身。
从摄影转型导演的第一部戏,就是改编自张恨水同名小说的民国情感剧《夜深沉》。而后,又拍了讲述“乱世佳人”故事的民国爱情剧《女人花》。
几部戏拍完,姚晓峰储备了大量的民国知识。“我对民国很感兴趣,但当时民国戏不吃香了,只能转换赛道。没想到大家都觉得我是现代剧出身了。”
剧中时代与今已相隔近百年,但姚晓峰仍希望观众能在《追风者》中获得审美愉悦之外的收获。
他说,现实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这个时代,不确定性是永恒的困惑。魏若来当年也很困惑,他面临的问题远比今时今日更为严峻。
“我们身处此时应当如何思考,如何抉择,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
《追风者》不提供答案,但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些慰藉。
【文/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