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2024-04-19
更新时间:2024-04-19 23:12:22作者:佚名
无效或者撤销。采取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属于无效合同,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属于可撤销合同,受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若当事人双方采取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订立的合同无效。
因为没有当事人的签名,在劳动仲裁时,当事人可以对其真实性不予认可,并申请鉴定;
对伪造证据的,可以另案起诉,人民法院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合同是一种很严肃的具备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用人单位伪造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出现这种情况,当事人要通过取得相关证据,通过相关法律程序,通过劳动仲裁、通过法院诉讼等有效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无法达成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鉴定机构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劳动合同的有效成立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合意”行为,而该“合意”在劳动关系中的突出表现为: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对各自的另一方能够符合本方所需的条件和要求。
这些条件和要求必须是客观的,一旦有一方虚构自身条件,必然会给另一方产生误导,这样,另一方的意思表示就不能体现其自愿的本意。
所以以欺诈的手段蒙骗用人单位,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当然是无效的。在具体的处理上,用人单位不应当按“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处理。因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基于劳动合同的“成立”。在确认双方合同“成立”的基础上,才能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来处理。
其实伪造劳动合同已经算是违法的行为,但是如果这份合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那么他就单单属于无效合同,如果这份合同没有损害国家的利益,那么就属于可撤销的合同。但不管是否可撤销,他本质上来说,都是属于没有生效的合同,也就是不算是的,如果是被伪造的人,那么还可以直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