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热点案例库|环境传播(今年日本核污水排放得考的!!)

更新时间:2023-12-12 08:31:36作者:橙橘网

TTS-热点案例库|环境传播(今年日本核污水排放得考的!!)


@TuTouSuo™️

*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为了更好地践行小破所从九月开始的实用应试主义,并在热点专题之外给大家提供可以在专题中进行答题的「热点案例总结」栏目出现啦!再也不用担心写题的时候没有案例啦,我们会把今年重要的国际传播、媒介技术、媒体融合、传统文化等相关案例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为每一个案例撰写出相应的答题语料,希望大家用得开心!希望大家最后冲刺期每天都能有些新收获!

*用案例让你的论述题更丰满!和秃头所一起前行吧!

*去更大的世界,做更有趣的人!


秃头研究所 / /

/正式售卖/

/一门课女娲补天

今年环境传播是大热

@TuTouSuo™️

◼️概念

卢曼(1989)将环境传播定义为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与话语系统的任何一种有关环境议题表达的传播实践与方式。

罗伯特·考克斯(2006)对环境传播的定义最具影响力的,即环境传播是我们理解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实用性和建构性工具(pragmatic and constitutive vehicle),是我们用以建构环境问题以及呈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环境争议的一种符号化的媒介途径(symbolic medium)。

纪莉等人(2023)认为环境传播研究的内核是环境危机,逻辑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 环境传播研究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激化极地开发等矛盾,显露隐匿在环境议题下各国间的生态资源和政治利益之争,使世界格局更为动荡。

2.研究的核心问题

环境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不仅是环境危机下人与自然共存共处的关系问题,更关乎人、自然、社会、国家等构成的公共领域内多元复杂的风险性议题。

3.研究议题

环境修辞与话语、 环境媒介与责任、政策与公共参与、科学议题与信任、风险与危机传播。

4.研究现状

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决定了环境传播知识生产的分布格局; 西方知识生产体系定义了环境传播领域的研究议题和知识框架;中西环境传播知识生产在环境危机应对策略上产生路径分野和对话困境。

◼️ 环境传播的案例


1. 日本核污水排海

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反对,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此举当即引发全球关注,日本当地以及中、韩等邻国民众爆发抗议,多地宣布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超市矿盐再被抢购一空。而西方国家媒体云淡风轻地论证着排海计划的“科学性”“安全性”,美国务院在回答韩联社记者提问时,甚至称对日本这个计划感到“满意”。

【论述举例:新闻报道话语】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各国媒体出于国际关系博弈、意识形态站队等考量,呈现不同的报道框架,彰显了国际性事件中各国的舆论博弈。如日本媒体用“处理水”代替“核污染水”以强调安全性;《人民日报》发表多篇时评指出日本的极端虚伪和傲慢;美国表示支持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行为;部分境外媒体称中国将环保议题政治化。

2. 网友抵制萤火虫商演活动

2022年8月9日晚,徐州市水族展览馆前,一场“放飞萤火虫”活动引发了游客与主办方的冲突。活动宣称将放飞5万只萤火虫,但游客认为放飞数量不足,继而要求退票。该事件在网上引来质疑,网友质疑萤火虫来源,且对放飞活动是否会造成生态侵害存疑。对此,徐州市水族展览馆回应,活动中的萤火虫为人工养殖,当晚已为部分游客退票,目前活动已被叫停。

【论述举例:政策与公共参与】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和环境污染的逐渐恶,由城市知识分子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积极推动和发展的环境保护运动层出不穷。他们或通过文学、新闻作品,或组织系列环境主题活动呈现 出从前游离在主流之外被忽略的环境恶状,呼吁起人们对生存权的争夺,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保护,例如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民众自主发起抵制萤火虫商演活动。

3.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A mega project to benefit everyday life》

中国日报社以“照镜子”这样的身边小事作类比,向国际受众报道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成就,展现中国为世界环保事业所做的巨大努力。视频内容在实验的层层剥茧中传递丰富信息量,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吸引受众好奇心,用国际流行画面语言表达,片中新技术的运用对于内容的传播起到了显著作用,是向全球观众讲述中国贡献的一次成功尝试。

【论述举例:环境媒介与责任】中国日报社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切入,有趣、生动、引人入胜,让观众在科普中走近被称为“超级镜子”的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从细节中感知非凡十年中国环保成就蕴含的深刻意义。通过镜子展现了中国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折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4. H&M漂绿广告

2013年起,服装品牌H&M在全球门店推广“旧衣回收计划”,以“时尚环保”为宣传口号,在广告中,使用“加入H&M旧衣回收,做时尚环保者”等文案,鼓励消费者成为环保行动参与者,为可持续发展的时尚做出贡献。然而,2019年独立品牌期刊Brandingmag发表的《H&M的漂绿:短视和不道德》一文指出,H&M虽声称致力于保护环境,但并没有向消费者说明所回收衣物的准确去向,是典型的以绿色文化之名行商品销售之实。

【论述举例】这种通过提供折扣买新衣的方式回收旧衣,成为品牌“可持续时尚”理念的“遮羞布”。“漂绿”广告把消费者的环保诉求通过身份形塑引入产品消费中去。在“消费即环保”“购买即保护地球”的广告神话中授予消费者“环保者”的光荣头衔,并进一步在购买—环保、商品—文化、物质利益—精神价值中实现了隐性置换,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价值观偷渡”。

5. 甘肃省生态环保吉祥物执法典型案例科普时间

甘肃创新制作本土生态环保吉祥物IP形象,精选有代表性的10个典型生态环境执法案例,策划制作了《甘肃省生态环保吉祥物执法典型案例科普时间》系列动画视频。该系列聚焦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核辐射安全、大气污染等典型执法案例,以网民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动漫视频形式,借助俏皮可爱的吉祥物之口,用“网言网语”,向社会宣传科普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执法案例。

【论述举例:新媒体与环境传播】甘肃省策划制作了《甘肃省生态环保吉祥物执法典型案例科普时间》系列动画视频,向社会宣传科普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执法案例。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了生态环保执法典型案例向社会科普的“最大增量 ”,在推动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执法的进步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 网易推出融合新闻《核辐射的回声》

在历史上重大的核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0周年之际,网易推出特别策划的融合新闻《核辐射的回声》。该作品以对话游戏的形式展现核辐射区域的基本图景,并设置两种互动模式——“阅读完整特稿”与“用聊天的方式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偏好选择阅读方式,也可以通过与AI交流获取相关的报道内容。该作品以对话为主线,逐级展现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全貌。

【论述举例:新技术建设环境传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0周年之际,网易推出特别策划的融合新闻《核辐射的回声》,用户可以在互动过程中“亲历”整个事件,同步感受核污染的影响与伤害,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效果,并在这一游戏场景中实现对核污染知识的接受与内化。

7. 蚂蚁森林在环境传播中引入游戏化策略

2016年8月,“蚂蚁森林”这一有代表性的环保公益项目在支付宝平台上线,这一项目使得个人每天进行的低碳活动都可以通过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被以数字的形式存储进个人的“碳账户”中,而这一项目的运行全程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蚂蚁森林”把低碳行动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绿色出行、减少出行、减纸减塑、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用户可以通过五个部分中包含的低碳行为,例如行走、网上购票、二手回收等,来获得虚拟能量球。这些虚拟能量球可以用作虚拟树木的种植,待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虚拟树木长大后,“蚂蚁森林”将联合其他公益合作伙伴在缺少植被的地区种一棵真树,来巩固水土抵御荒漠化。

【论述举例】蚂蚁森林以支付宝平台为依托,给环境传播加入游戏化要素,使得用户从被动的受传者转变为具有主动性的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公众的绿色发展观念,这一创新实践为达到更好的环境传播效果带来了一些借鉴意义。

8. “77国集团和中国”讨论环境议题

今年7月4日,主要由新兴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和中国”机制在古巴召开关于环境等问题的部长级会议。古巴是“77国集团和中国”今年的轮值主席国。中国不是77国集团成员,但一贯支持其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并与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论述举例】“在77国集团和中国”环境、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长级会议上,中国用行动表明,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年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合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9. 中国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COP28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大会“中国角”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表示,截至今年11月,我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来自加纳、基里巴斯、尼日利亚、柬埔寨、哥斯达黎加、马拉维、乍得的部长级代表也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表示愿与中方一起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

【论述举例】中国以全局性的策略应对人类的气候灾害与环境危机,摆脱大国权威的压制,构建起各国开展环境传播交流、达成生态共识的桥梁。

10. 25所北京高校的40家环保社团代表相聚清华,探讨低碳校园建设

2023年12月3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承办的第十九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环保沙龙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东一厅举行。本次沙龙以“共享低碳校园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出席活动。来自首都25所高校、40家环保类学生社团的近百名青年学子参与活动。

【论述举例】建设低碳校园,离不开高校青年的深度参与。培育有绿色领导力的未来青年领袖,也需要从学生时代抓起。在首都高校,环保社团用创意无限的社团活动,传播环保理念,引导环保实践。

◼️ 总结

环境传播【背景】语料库

•后工业化社会被称为“风险社会",无处不在的风险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问题,更是人的生存与关怀的问题、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媒体有着独特的环境监测功能,在风险感知、研判和化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前社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疫病防控等相关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将会长期存在,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构筑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吉登斯将现代社会风险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外部风险--一比如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产生的风险;二是被人类社会制造出来的风险一一一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等由于人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风险,并认为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对自然掌控度的提升,被人类制造出来的风险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风险来源。

环境传播【论述】语料库

•环境风险传播绝不是要搞激进的环保主义,走入生态中心主义的误区,甚至是制造"生态恐怖主义”和“恐惧话语"恫吓公众,而是为了有效阻断、化解环境风险,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利益。

•历史地看,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和农耕社会,环境污染和治理的议题很难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索取程度极大提高之后,环境问题才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环境风险起源于局部或具体事件,但其影响绝不限于某个社区、某个群体,很可能波及全社会。具体事件引发的环境风险很容易变成“风险环境”,会“潜在地影响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比如生态灾变、核战争等的影响,就涉及整个社会,而且可能延续很长时间。

•环境传播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公众环境风险意识,在安全与风险之间、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助力特定环境风险的消除或将其降到可接纳的范围内。如果说风险社会的根源在于现代性,环境风险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知识和技术进步对自然改造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造环境的”脆弱性”,增加了人造风险的频次和烈度,那么,从文化和思辨意义上讲,环境风险传播暗含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之义。

•对于环境传播而言,就是要超越信息控制和封闭主义,推崇多主体多层次的环保参与,强化全社会对于环境的风险感知和协同治理,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减少对自然的异化,从特定的维度对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绿色发展、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等问题给出回答。

•现阶段,要以高质量的发展推进环境风险以及其他社会风险的化解。在行动策略与传播主体角色定位上,坚持政府主导、媒体引导、NGO助推、企业担责、公众参与、智库献策,共同服务于人类个体保持生命健康、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涛.“传播环境”还是“环境传播”?——环境传播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框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7):110-125.

2.纪莉,程筠瑶.问题意识与知识自觉:环境传播研究发展脉络的回望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30(04):34-49+126-127.

3.谢建东,郑保卫.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环境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2(03):9-15.

4.黄光英. 环境传播的游戏化策略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2.

5.罗丹. 环境议题中的议程流动研究[D].武汉大学,2019.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Ꙫ•՞

「全真押题模拟与押题手册」

热点押题卷配套院校模拟卷

100道新传热点题目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


本文标签: 日本  科学  环境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