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村:长期主义下的“好房子”样本

更新时间:2023-12-11 10:33:31作者:橙橘网

良渚文化村:长期主义下的“好房子”样本



良渚文化村玉鸟集。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写在前面

住房问题是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住房可持续发展既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居住者高品质生活需求与供给的重大变革。今年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如何把新时代“好房子”建设好,成为住房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了落实住建部关于“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工作要求,中国房地产报策划了“寻找中国好房子”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深度走访、系列采访、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探讨“中国好房子”的规划设计和建造标准,总结推广“中国好房子”建造和运营的成功经验,助力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吴若凡 中房报记者 樊永锋 杭州 北京报道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文化村萦绕着浓浓的亚运氛围,一度成为各国运动员的游览“打卡点”,也让良渚文化村又“火”了一把。

深秋季节,有些许寒意,走在文化村玉鸟集商业街上,游人如织却并不嘈杂。这座综合型文化居住社区,被冠以“中国四大神盘”之一,这里诞生了“田园市镇、有机生长、村民公约、社群营造、艺术策展”等一批新型发展理念。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新村民越来越多,但他们对这里的生活方式、已经形成的邻里氛围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参与感”。除了社区的居民,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也找到了归属感,居民的生活和游客的体验,形成了奇妙的共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要牢牢抓住安居这个基点,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

那么什么是好房子?良渚文化村是怎样将好房子、好社区落地呈现的?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实地采访了万科多位资深“操盘手”,以发展的视角解读良渚文化村“好房子”样本。

一张蓝图绘到底



良渚文化村玉鸟集。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这是一个由万科打造的项目,由于地处5000年遗址,也考虑到自然生态保护,开发商沿着山形水势,制定了“休闲旅游、居住、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新田园小镇”发展方向。

从规划之初的“一张蓝图”到二十多年来深耕的“村民”文化,再到未来社区对服务配套及运营模式的升级,如今的万科良渚文化村,已经形成了三个旅游中心区和多个居住村落,组成了集自然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居住、经济文化的集合体。

王清在良渚文化村工作了十余年,作为万科良渚文化村多个住宅项目的工程负责人,王清见证了文化村“从0到1”的开发过程。他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良渚文化村从思考到规划、实施、建设,都按照基本的科学规律来操作。王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好房子应满足宜居、安居、乐居三大标准,需要从自然、社会、人性三个层面遵守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才能建设出让百姓真正满意的好房子。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一名建筑工作者,您觉得什么样的房子才称得上好房子?

王清:我们通常对于好房子的定义是首先要满足遮风挡雨,即质量好,这里包括不漏水、隔音好,还要满足性能好、设计合理、采光通透以及健康环保等。

在建造房子之前,开发商需要深入了解老百姓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当贯穿整个建造过程,包括户型设计、空间布局、装修风格、配套设施等。

中国房地产报:良渚文化村的规划和建造过程中遵循哪些原则?

王清:在规划之初,良渚文化村遵从三大原则:一是尊重自然与生态,怀着对土地的敬畏之心来开发;二是对复兴良渚5000年文明进行当代尝试;三是着力营造田园栖居生活,为中国新都市主义人居场所提供实践范本。建造中期,良渚文化村以居住为核心,打造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根据市场形势和人口结构变化,满足多元客户需求。后期,良渚文化村又承接了大量改善型和养老需求,陆续实现产业的多元导入,旅游、商业、创意产业、养老产业、教育医疗等多产业复合,旗下的玉鸟流苏创业产业园也形成文创企业集群。

良渚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始终由一家企业主导开发,这保证了开发思路的连贯性,因此才有了所谓的“一张蓝图绘到底”。

融入良渚 感受人居美好



良渚文化村玉鸟集。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如果说文化务虚,务实的一面则要看商业。

早上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听哟呦鹿鸣,中午和下午到国家版本馆看展,傍晚到良渚最新的打卡点——玉鸟集吃喝玩乐,还能在草地上露营。这已经成了“文化村一日游”的固定线路。

“十年前不会有玉鸟集。” 杭州万科商业业务负责人王彦向记者表示,参与良渚文化村的运营,让她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好。

商业的基础是人口和城市发展。如今,良渚街道的人口已经从当年的 3500人增加到30余万人,是杭州常住人口第二多的街镇,整个良渚板块有近60万常住人口,足以支撑起商业体的运营。万科也从单独的住宅建设者,发展到建设医院、学校、商场、各种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套服务商,在长期主义的社区理念主导下持续地经营维护。

中国房地产报:人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房子?

王彦:好房子应该给人带来幸福感,让人感到满足。开发商从房屋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始终都应当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根本。

万科在用户思维的运用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了业主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了业主的参与感。基于一致价值观的群体,无论是发起社群还是共建社区,都有较高的团结性和积极性。

中国房地产报:万科是如何将社区建设和商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王彦:良渚文化村运营初期,基础设施不足,入住率并不高。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生活配套服务水平,万科开始系统性地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比如菜市场、幼儿园、小学、购物中心……不断完善的文化村生活业态,正成为万科内部孵化新业务的试验田。

好社区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大屋顶樱花季。

建筑优化只是起点,终点是人与人、人与空间的交互升级,是社群关系的升级。

如今,万科将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景,都浓缩在“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的三好住宅理念中。

在良渚文化村,有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幸福学堂、儿童活动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亲子农庄植物私塾里教孩子认识植物的村民“庄主”;赛艇队、棒球队等 20 余个运动社团;定期举办村晚、村民日、村民家书、村民学堂、村民书房等邻里交往活动……一个健康、良性、可持续运作的社群体系已经在良渚文化村慢慢形成。

万科良渚片区物业负责人张佩玲服务良渚社区已有近10年时间,她告诉记者,初期,良渚文化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情怀吸引了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第一批常住居民,以意见领袖、社区KOL为核心形成了“抱团取暖”式的生活互助模式,自发组织起“村集”等社区活动与志愿者服务。

同时,万科物业在保证与业主沟通渠道畅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服务需求。在此过程中,以基层社区治理为根本,社区居委会联合万科物业、村民以“社区村民”为源,村民学堂、村晚、村民日等大量“村”系列的服务配套与社群活动陆续形成,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维系着邻里交往,也带来了居民对文化村的归属感。

中国房地产报:在日常工作中,业主居住需求和原来相比有哪些变化?

张佩玲:现在的业主对于房屋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差距,我们通过多个核心关键动作实现地物协同,齐心聚力,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

不同的房子,建造出来的产品有对应的客户群体,物业在此基础上进行维护,让房子保值,有些房屋在建造初期,可能设施功能不够完善,在开发商、物业和业主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专业的意见和改善方案,最终达到让房屋增值的目的。

中国房地产报:当下的住房普遍存在着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冲突,在此背景下,物业该发挥什么作用?

张佩玲:好的房子离不开完善的配套。开发商需要考虑到小区内的绿化、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以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物业通过存量空间改造优化,增加社区公共活动的空间,让人们愿意从密闭的空间里走出来,营造出有烟火气、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态。

同时,物业更要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