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七成以上盈利 战新企业三年增加76家

更新时间:2023-11-06 20:26:58作者:橙橘网

深圳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七成以上盈利 战新企业三年增加76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观察区域结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窗口。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民营经济活跃,培育了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同时由深圳区域内的大公司,辐射周围企业和机构,形成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2023年三季报正式收官,Wind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圳422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收达到4.5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达4297.36万元。

前三季度总营收规模均高于江苏辖区内(2.53万亿元)和浙江辖区(3.71万亿元)内的A股上市公司。

其中,213家公司营收实现正增长,占比超过一半,深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恢复向好。截至11月3日,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8.24万亿,高于同期江苏辖区(6.41万亿)和浙江辖区(6.72万亿)上市公司总市值。

深圳历来重视培育上市公司,9月,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为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保障,目标到2025年末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超600家。

比亚迪净利润跻身第四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上市公司克服国内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整体保持稳健经营。

从整体业绩来看,中国平安(601318.SH)、比亚迪(002594.SZ)、工业富联(601138.SH)、万科A (000002.SZ)、招商银行(600036.SH)、顺丰控股(002352.SZ)、立讯精密(002475.SZ)、平安银行(000001.SZ)总营收超过千亿元,比上半年增加2家上市公司。

此外,营收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55家,相比半年报时期增加13家,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金融、电子、医药等相关行业。

净利润方面,共有32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占比达到76%。吸金能力最强的深圳上市公司前十甲都有哪些企业?

根据Wind数据,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共有7家上市公司,前三家均为金融机构,分别为招商银行以1138.90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平安(875.75亿元)、平安银行(396.35亿元)。

比亚迪超越中信证券(164.14亿元),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213.67亿元,跻身第四,万科A(000002.SZ)和工业富联(601138.SH)位列第六、第七位,分别为136.21亿元和134.84亿元。

除此之外,迈瑞医疗(300760.SZ)、中国广核(003816.SZ)、中兴通讯(000063.SZ)三家深圳本地知名企业,分别以98.34亿元、97亿元、78.41亿元位列后三位。

其中,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104.13亿元,同比增长82.16%,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平均每日赚1.13亿元,迎来了史上最亮眼的业绩表现。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比亚迪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此外,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比亚迪称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等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12%,特斯拉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7.9%,比亚迪毛利率已超过特斯拉。

另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净利润前50名最低门槛为6.92亿元,前100名为2.67亿元,总共16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相比半年度报告时期增加28家。

在扣除经常损益之后,这167家上市公司中,仍然有比亚迪、中集车辆(301039.SZ)、京基智农(000048.SZ)、长城证券(002939.SZ)、康泰生物(300601.SZ)、沙河股份(000014.SZ)等上市公司同比增长率超过100%。

战新企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深圳坚持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突出位置。从上市公司产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据绝对数量。

截至11月6日,以证监会门类行业分类,深圳422家上市公司中,273家属于制造业,占比达到65%,总市值达到4.37万亿。

近年来,深圳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制造业空间供给力度,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从行业门类看,制造业同比增长3.5%。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2%。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25.8%、68.8%。

从上市公司维度看,更能看到深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深圳辖区内上市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为169家。在2020年末,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仅为96家,不到三年的时间增加了73家。(注:根据Wind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深圳上市公司之一的工业富联在过去大众的印象中是代工厂的角色,近年来不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AI热潮下业绩创新高,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35亿元,同比增长14%,在毛利率、净利率等核心指标方面都实现两位数增长。

汇川技术(300124.SZ)也是在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成长的企业,素来有着“小华为”之称,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21亿元,突破200亿元大关。业绩交流会上,汇川技术董事会秘书宋君恩表示,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维持在3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33.19亿元,同比增长7.60%。

上市公司的高速发展也进一步拉动深圳经济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393.67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提升至42.5%,发展势头良好。

近期深圳发布的《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到,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省下达指标。